克服焦虑的电影

文|木子

NO.3“善意狩猎”关键词:接纳自己/了解自己

1.介绍

《心灵捕手》首播于1997。影片讲述了大学清洁工威尔敞开心扉,重塑自我的故事。

威尔在数学方面很有天赋,但他是个叛逆的问题少年。在大家的帮助下,威尔终于打开了思路,消除了人际隔阂,找到了自己。然而,想要打开那扇关闭了很久的门,并不容易。威尔经历了艰难的自我打破和重塑。

2.剧情

兰伯特先生是麻省理工学院著名的数学教授。面对越来越多令人费解的问题,他一直渴望数学天才的出现。为此,他在教学楼走廊的黑板上留了一道题,期待有人解答。很难想象解决这个问题的不是我们学校的高材生,而是清洁工。兰博先生如获至宝般欣喜若狂,想好好训练威尔,但另类的威尔并不买账。

威尔是个叛逆的男孩。除了打零工,他还打架、斗殴、偷盗等等。简而言之,他是个朋克。对于兰博的欣赏,他一点也不觉得荣幸,而是不屑甚至回避。为了发挥威尔罕见的才能,兰博将他保释出狱,开始雕刻威尔的粗糙玉石。他给威尔找了心理医生肖恩,但威尔还是不给教授面子,刁难肖恩,完全不配合心理治疗。

为什么威尔的心理治疗会遭到他如此严重的抵制?

威尔是个孤儿。他被收养过四次,被虐待过三次——一个冰冷的童年。童年的他,一直被人抛弃,被人残害,被人操纵,缺乏家庭的温暖和信任。根本没人会注意到他不寻常的数学天赋。当他长大后,童年的阴影不会消失。他总是处于反抗、防备、攻击和掠夺的矛盾状态,用暴力和卑鄙包裹着自己。包裹得太久了,威尔甚至不知道他的心需要温暖——他总是冷漠地拒绝蓝波教授、肖恩医生甚至他的女朋友史黛拉的关心。

威尔和心理学家肖恩的关系变化是本片的亮点。他们之间的关系,从陌生而敌对的状态,到朋友,再到相似的亲人,令人感动。最终,肖恩帮助威尔摆脱了心理阴影,找到了自我和爱情。

3.感觉

每个人都应该学会了解自己。别以为这是小儿科的话题,你会说,我还不了解自己吗?事实上,我们发现最难理解的往往是我们自己。

不要急于纠正自己的问题,先冷静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关注成长环境和重要人物,找出自己问题的根源。无论这种分析遇到什么样的阻力,都必须进行下去。最终你会有所收获,会有所释然,从而接受不完美甚至不好的自己。因为接受是改变的开始。

肖恩博士对威尔说:人们常常认为不完美是不好的。其实不完美是一件好事,可以让你决定谁进入你的世界。两个不完美的组合是完美的。

这是一个奇怪却正常的现象:人越缺,越怕,越需要。所以,想要提升自己,不要急于向外看,不要急于向别人学习,要向内看,接纳自己,认识自己,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自己想要什么,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NO.4《海蓓娜斯的追求》关键词:屡败屡战/乐观/坚韧

1.介绍

2006年首播的《追逐海蓓娜斯》是根据一个真实的故事改编的,讲述了金融投资家克里斯如何从贫穷走向成功的故事。如果你觉得自己在经历各种各样的困难,觉得上天对你不公,看看克里斯的经历,你会发现你所有的挫折都是无力的。

2.剧情

先是克里斯因为公司裁员丢了工作,然后妻子受不了长期的贫困和他分手。没有经济来源的克里斯不得不面对抚养六岁儿子的压力。

机缘巧合,胆大妄为,很容易找到工作,他也很珍惜这份鸡血。因为他要赶去幼儿园接孩子,又不想影响工作,所以上班不喝水以免浪费上厕所的时间,而且以疯狂的速度给客户打电话,从来不放下话筒。但日子还是难以为继,最后,付不起房租的父子俩流落街头。

在孩子们面前,乐观顽强的克里斯只是把这样的落魄生活变成了童话。

那天晚上,在地铁候车走廊,儿子抱怨为什么回不了家。克里斯说那是因为我们坐时光机回到了古代。他指着前方什么也没有,绘声绘色地向儿子描述:“看,那是恐龙!它在追我们!”疲惫压抑的孩子们很快被调动起来,兴致勃勃地躲进了“山洞”——也就是男卫生间!

孩子在他怀里心满意足地睡着了,在梦里遇见了恐龙。此时,克里斯正靠着浴室墙壁坐着,憔悴而孤独。终于,门外传来砰砰的推门声。他把脚压在门外想上厕所的人身上,捂住孩子的耳朵,不让他被吵醒。外面的人走后,他再也忍不住了,泪水汹涌,无声地流淌。

由于租不起房子,他们住在避难所。庇护所已经满了,所以克里斯需要早早排队,有时还会为了赢得一张床而打架。等孩子睡着了,他继续修理需要升职的医疗器械,继续翻看新公司的入职考试准备资料。钱包里的钱少得可怜,但老板临时需要钱打车,犹豫再三,最后还是把钱包留下了。催老板还钱是不可能的,克里斯只能卖血买电子元件。

我对克里斯沮丧的描述只是省略了,并没有夸大。终于,上帝对克里斯的考验告一段落。也许人生到了最低点之后,就不会再往下走了,然后只会回升。最终克里斯一路逆袭,成为投资高手。

3.感觉

总被一些年轻人说现在工作不好找,找了也不好做,做了也不好升职,升职了也不一定长久,做久了也不一定赚钱...总之人生苦短,太辛苦了。

你可以羡慕那些含着金钥匙出生的人。他们可以顺流而下,不奋斗地度过一生,过着不流血不流汗的生活。但是那种生活有什么意义呢?人,生而为人,是命运的斗士。人生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你总是需要克服水流和风向给船带来的阻力,必须保证航向正确,动力充足,续航时间长,才能前行。如果你熬过风暴,你就能看到彩虹。

年轻人,当你一次次感到挫败的时候,去看这部电影吧。克里斯屡败屡战,乐观顽强的品质,会让你重拾信心,坚定在路上。总有一天,你的努力会得到回报。

NO.5《阿甘正传》关键词:努力再努力。

1.介绍

《阿甘正传》改编自同名小说,讲述了一个先天智障的小镇男孩阿甘不断自强不息,最终“愚人有傻福”的励志故事,受到上帝的眷顾,在多个领域创造奇迹。没有爱情,没有战争,只有对人性的分析和对美德的歌颂。1995年获得六项奥斯卡奖。

2.剧情

阿甘是个智商只有75的低能儿。为了避免在学校被其他小朋友欺负,我听了朋友珍妮的话,开始“跑”。用“跑”来避免捉弄别人。

他在中学的时候,为了躲避别人,跑进了一个学校的足球场,于是跑进了大学。阿甘被破格录取,成为足球巨星,受到了肯尼迪总统的接见。

大学毕业后,憨厚率真、脑残的阿甘参军去了越南。战后,他作为英雄受到了约翰逊总统的接见。后来一路跌跌撞撞,成了企业家。为了纪念他亲爱的朋友布巴,他把企业的一半股份分给了布巴的母亲,自己也成了园丁。

在此期间,还有一个壮举——阿甘跑遍美国,从一个干净的家伙,变成了一个大胡子,面目全非的大叔。

阿甘的成长贯穿了美国历史的进程。在时代的大背景下,很多事情都显得顺理成章,充满了巧合,就像影片开头那根长长的、飘落的羽毛,也像影片中的那句经典台词: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你会得到什么。

3.感觉

生活是机遇和必然的结合。但是阿甘成功的根源还是和他的本性有关。

阿甘信奉“言出必行”的信条。他只知道为人付出不求回报,从不在乎别人的拒绝。他只是用开放的心态,开放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他把所有的智慧、信念和勇气都集中在一点上。他什么都不在乎,只是本能地在路上,在人生的路上不停地奔跑。

无论何时,无论何地,无论和谁在一起,他都保持不变,单纯,善良。

这似乎是一个幽默的对比:智力正常的人每天都在与人际关系问题、事业发展、各种烦恼作斗争,而阿甘很笨,不去想这些世俗的烦恼,但他却进步了,成功了。

那么,我们不妨少想多做。上帝会眷顾每一个努力的人。成功并不遥远,只要你持之以恒,没有你达不到的明天。

写在后面:

1.我觉得经典之所以经典,是因为它能激活的因素是潜移默化的,全方位的。上一篇文章发表后,我收到了很多反馈。我很高兴有这么多朋友可以聊天。谢谢你。以后经典电影会分类写出来和大家分享。欢迎大家一起交流~

2.你为什么会想到写这篇文章?这还得从我遇到的学生说起。在与他们交谈的过程中,我发现他们普遍目标模糊,缺乏动力,超我,无法合作,同时表现出对生活和未来的焦虑。后来这些电影对他们很有启发。所以写下来一起分享吧。

2.一个普通朋友留言问哪里有链接。我在暴风雨中看到了它。我想找到链接并附上,但我太笨了,没有成功。不好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