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有名的藏头露尾诗

古代有名的藏头露尾诗如下:

藏头诗,又名藏头格,大致有三种形式: —是在前面只说景、情,不说题意,而在最后一联点明题意;二是每句诗的第一个字藏在上一句的最后一个字;三是将全诗主旨藏在各句之首。

明朝梁桥在《冰川诗式》中说:藏头格,首联与中二联六句皆具言所寓之景与情,而不言题意,至结联方说题之意,是谓藏头。

据说,宋代才女朱淑真的父亲骑驴外出,不小心冲撞了州官,州官要拿他治罪。朱淑真闻讯后,急忙为父亲求情。州官听闻朱淑真的才气,想试试她的才学,便让她以不打为题,当堂作诗,并承诺如果能作出好诗,就赦其父无罪。朱淑真就作了下面这一首不打诗。

月移西楼更鼓罢,渔夫收网转回家。卖艺之人去投宿,铁匠熄炉正喝茶。樵夫担柴早下山,飞蛾团团绕灯花。院中秋千已停歇,油郎改行谋生涯。毛驴受惊碰尊驾,乞望老爷饶恕他。

这一首诗,***10句,从上到下分别暗含了:不打更、不打鱼、不打锣、不打铁、不打柴、不打茧、不打秋千、不打油八个不打之意,到最后一句点题,恳清州官不打其父亲。如此藏头诗,州官听罢,自然惊喜异常,便释放了其父。

《笑林广记》中记载了这样一则故事:有一个官员断事不明,只嗜好饮酒,常常急误政事,而且还贪吝财物、欺压百姓。老百姓就作了一首诗嘲讽他。

黑漆皮灯笼,半天萤火虫。粉墙画白虎,黄纸写鸟龙。茄子敲泥馨,冬瓜撞木钟。唯知钱与洒,不管正和公。

这首诗前六句,每一句都隐含不明之意:前四句是看不明,接下来两句是听不明,直到最后两句才点题,讽刺为官断事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