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的哪个总兵曾经死守宁武关,鏖战李自成?
崇祯十七年(1644年)正月,李自成在西安誓师,领兵出征,号称大军一百万。这次他的目标,不再是一城一地,而是要取道山西,直捣京师,取代大明。
大顺军一路东进,所到之处,几乎望风归顺,许多地方只需要传檄而定。大明帝国,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
一路顺风顺水的李自成不会料到,在山西,一个小小的宁武关,会让他遇到东征路上最大挫折。
大顺军在正月初八出发,李自成亲率主力,进入山西,先后攻下平阳、汾州、太原、到二月十六日,已经占领了忻州,下一步,挡在他前进道路上的,是个小小的县城——代州。
代州是座小城,驻守在这里的,是山西总兵周遇吉。
在小小代州,大顺军遭遇了一场恶战。周遇吉凭城固守,誓死不降,给大顺军造成了很大伤亡。
代州终究是小城,在大顺军优势兵力进攻下,周遇吉虽然骁勇,粮草弹药却无法保证,力战之下无法坚持,明军主动撤退。
李自成终于攻下了代州,大顺军却没有想到,这只是另一场鏖战的开始——周遇吉退到了宁武关。
宁武关,扼守战略要冲,明朝在山西境内有“外三关”,分别是指雁门关、宁武关、偏头关,宁武关位于三关中间位置,素来称为重镇。
《边防考》:“以重兵驻此,东可以卫雁门,西可以援偏关,北可以应云朔,盖地利得势。”
宁武关本来就是三关总兵周遇吉的驻地,他对这里知根知底,在这里,他将给李自成以重大杀伤。
周遇吉有多少兵力?
周遇吉兵力肯定少于李自成,那么他退守宁武关时,还有多少兵力呢,弄清楚这点,对接下来的战役比较关键。
根据《皇明九边考》里记载,宁武关驻扎的理论最大兵力是6231名,实际兵力是5496名,其中有骑兵1928名,其余都是步兵。
到了明末,由于兵力被抽调以及逃兵现象的发生,当时记载“宁武兵止四千”。不过周遇吉对兵力不足已有所准备,大顺军在山西收城掠地的时候,他就抓紧训练城里的壮丁,“昼夜练兵,更选城中壮勇,得数千人”。
就算加上这些兵力,周遇吉手里掌握的军队也不超过万人。
那么大顺军有多少兵力呢?
李自成东征,号称百万大军,这里面当然有虚头,应当是包括了随军的后勤人员和家属再予以夸大,这也是当时惯例。
就算人数再少,数十万兵力肯定是有的。
李自成过黄河后,在禹门分兵,李自成亲自率领的一路是主力,号称是“马步五十万”,这个号五十万,应当也是包括了所有的人数,按照比例来推算,二十到三十万的战兵,也是有的。
周遇吉以不满万的兵力对抗大顺军数十万的兵力,人数是好几十倍的差距。
有必要再介绍一下周遇吉。
周遇吉,辽东锦州人。他前半生的事,在史书上记载简略,只是说“少有勇力,好射生”,当兵以后,“战辄先登,积功至京营游击”,虽然寥寥几笔,已经可以看出周遇吉勇将的潜质。
周遇吉真正开始露脸,是在崇祯九年清军进攻北京的时候,他的对手是强悍的满洲兵,此战后周遇吉连升二级,被提拔为副将。
此后周遇吉主要与农民军作战,到了崇祯十三年,已经晋升为左都督,加太子少保。
所以,周遇吉对农民军有相当的作战经验,这是他的底气。
再有底气,明军和大顺军兵力也相差悬殊,除了城池,周遇吉还能依仗的,就是大炮。
大炮在明军中已不算稀罕物,在天启皇帝时期,明军就开始装备重型红夷大炮,成为袁崇焕手中守城利器。
到了崇祯末期,三关重镇配置大炮,已经不算稀奇。
作为三关扼守中路的宁武关,这时候有多少火炮,在《宁武守御所志书》和《宁武府志》里也有记载:
从两种史料的记载来看,似乎有所差异,这应当是标配和现存两种方式的差异,不管怎么计算,宁武关拥有数百门大小火炮是可以确定的,里面所提到的大将军、二将军、三将军、威远炮等名称,是根据大炮重量、口径、威力不同所起的不同称呼。
这些火炮,将为周遇吉在随后的战斗中提供强大的火力支持。
宁武关本身地形险要,与内长城相连。作为一座军事重镇,它是自带有体系的,在城池四周,修筑了宁文堡、阳方堡、盘道梁堡这些大大小小的堡垒,各自可以驻兵数百到数千人,在敌人入侵时,可以互为犄角,提供支撑。
不过,由于明军兵力过少,大顺军人数又过多,分兵占据这些堡垒,只能被各个击破,所以它们在开战前都被放弃,明军撤入关内据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