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榜:林殊一段话揭秘了一场重大变故,前传讲的什么内幕?

琅琊榜:林殊一段话揭秘了一场重大变故,前传讲的什么内幕?

《琅琊榜》电视剧自从2015年播出来以后,热度一直未减,成为近年来中国影视界的超级IP,并被翻译成韩语、日语、英语等多国语言出口海外。

2017年12月《琅琊榜之风起长林》播出之后,很多人会感慨林殊和霓凰未完成的“一起周游山水,寄情天下”,到了第三代人萧平旌和林奚身上却实现了。

花无重开日,人无再少年。当年金陵城最明亮的少年、赤焰军少帅林殊早已随着梅岭之战的烽烟一去不复返。

百年之后,林殊传人萧庭生之子萧平旌,同样是金陵城最明亮的少年,逍遥事外、浪迹江湖,面对家国有难挺身而出,扛起长林王的大旗,召集数万军马进京勤王,最后萧平旌却和林奚长亭相遇,自此归隐江湖。

即便是《琅琊榜之风起长林》作为《琅琊榜》的续集,萧平旌延续了林殊未竟的事业和理想,得偿所愿。

然而,依旧有很多人对《琅琊榜》前传的故事津津乐道,从梁帝萧选、赤焰军主帅林燮、道骨仙风的言阙上一代人身上寻找蛛丝马迹:

“景运二十六年,陛下尚是皇子,遭人陷害,屠刀悬颈,是你的同窗伴读,后来的赤焰主帅林燮,拼死找回证据,面呈先皇,才救回陛下一命。

景运二十九年,五王之乱血洗京城,当年林帅还是巡防营的一个统领,他亲率三百骑兵,冲进禁军营,最终力保陛下登基。

开文十年,西境失守,金陵围城,又是林帅,自北境千里勤王,血战三日,方平京城之乱。

无论是为友还是为臣,林帅从未负过陛下。太子和朝臣们今日所请,无非是想还原当年的一个真相。陛下究竟是为何,连如此理所应当的请求都不能答应呢?”

在《琅琊榜》临近大结局之时,已经揭开林殊真实身份的梅长苏,与自己的舅舅、姑父也是当朝梁帝萧选来了一场终极对决。

这一场铿锵有力、掷地有声的对话,正是《琅琊榜》整部电视里唯一一次对前传故事的最大限度还原,让我们得以窥见梁帝萧选、赤焰军主帅林燮、道骨仙风的言阙上一代人身上发生的传奇故事。

这一场信息量非常饱满的对话,字字千钧、发人深省,让当年的青春热血、年少轻狂浮现于眼前,此情此景,历历在目。

在当年那个风雨飘摇的大梁王朝,言阙是执节傲立、舌战群儒的弱冠少使,林帅是指点千军、气吞万里的定国良将;

萧选是麾领英才、野心蓬勃的天下新主,而谢玉是芝兰玉树、名动京都的翩然男郎,夏江是捍守法度、究微察末的磊落掌镜司首尊。

即便是古井无波的静妃娘娘,家门凋零的莅阳长公主,跋扈六宫的言皇后,愤恨自刎的晋阳长公主,白绫殒玉的宸妃娘娘,大抵也曾经取花拜月、煮茶调琴,转身笑谈姐妹里谁人与谁人的兄长郎才女貌最是相配。

终于,在横刀夺爱之后,在君臣有别之后,在利欲熏心之后,在疑心大起之后,在波云诡谲之后,在举刀杀戮之后,当初誓言铮铮、情深如诗,后来情薄如纸、生死离散。

言侯成了寻仙问药、醉心缥缈的浪荡空爵,林燮成了勾结皇子通敌叛国的旧案逆犯,梁帝已是心重多疑、偏听偏信的孤家寡人,谢玉则是位极人臣、作茧自缚的一品军侯,夏江化身搬弄是非、杀伐无由的狠辣刀吏。

他们身上弥漫的是老迈,是颓靡,是阴郁,是冷漠,是无情,只是谁人不曾少年鞍马尘?

时过境迁,当梅长苏、穆霓凰、言氏父子、蒙挚、沈追、蔡荃以信任和身家相托,辅助靖王走向至尊之位时,竟令人恍然惊觉好生熟悉,因缘际会倒映着历史的影子。

原来夺嫡之争,实在是一场豪赌,最大的赌注倒未必是萧景琰的成败与否,而是他的心性,是他站在万人之上以后是否仍守得住片寸执念和赤子之心。

这一赌局,若赢了,激浊扬清、斩落佞臣敌寇,还天下清明盛世;若败了,杀戮再起、冤冤相报不休,当年旧章如噩梦重演。所幸,这拗着劲儿的水牛终究不负天下,不负林殊。

只因为有这千秋情义和猎猎风骨,有赤子之心和赤血长殷,仰望星空、脚踏实地,做个坚定的理想主义者,又未尝不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