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发“禁穆令” 中东国家怎么看

1、固守偏见迎合“恐穆症” 避开大国专挑“软柿子”

问:特朗普对于难民以及中东7国公民的入境禁令引发全世界哗然,他为何选择这7个国家?

答:特朗普团队表示,选择这7个国家是因为奥巴马政府把这些国家认定为“最受关注的恐怖分子集结国家”。特朗普表示,这一政策和奥巴马2011年发布对伊拉克公民申请避难为期6个月的禁令是相同的。特朗普再三强调,禁令是为了保护美国人,而“不是像媒体故意错误报道的那样,禁止所有的穆斯林。”

但是,根据《华尔街日报》提供的一份“9·11事件”以来美国因制造或策划恐怖袭击而被逮捕的180人名单,其中美国人或合法居留者有81人,占了85%。只有11人来自禁令上的7个国家,其中一半还是出生在美国的。另外,来自沙特的有18人,比这7个国家加起来还多。并且,“9·11”以来,美国本土发生的数起重大恐怖袭击中,没有一起是来自这7个国家的人制造的。因此,反对者认为,特朗普发布这一禁令可以说是为了履行在竞选期间对支持者许下的诺言,也可以说是为了体现“美国优先”的立场,或者干脆说根本就是看这些国家不爽。

笔者认为,禁令的出台首先是出于特朗普及其团队对穆斯林的一贯偏见。2015年11月法国巴黎遭遇系列恐怖袭击之后,特朗普就表示说,应该对全美的穆斯林进行登记,颁发“特殊身份证”。2015年12月加州发生枪击案之后,特朗普又进一步表示,应“全面且彻底禁止穆斯林进入美国,直到我们搞清楚状况。”在签署禁令时,特朗普再次说,要让美国远离“激进分子”。

其次,特朗普在竞选期间就表现出对穆斯林的极大偏见,却依然能赢得大选,本次禁令出台后,也有47%的美国民众对此持支持态度,这表明美国国内确实存在着严重的“伊斯兰恐惧症”和对安全形势的担忧。而特朗普打出“反恐”和“保护美国安全”的旗号,在某种层面上也是为了吸引支持者。美国底特律大学教授拜敦认为:“贬低穆斯林不仅仅是一个竞选中发出的信号,对特朗普来更说是一种取胜的战略。”

第三,虽然特朗普辩称“禁穆令”是延续了奥巴马的政策,但他显然也有自己的考虑。“禁穆令”避开了有较大地区影响的国家,但伊朗是个例外。

首先,特朗普本身对伊朗不待见,他从一开始就反对奥巴马与伊朗签署核协议,而美国国内也有一股很强的反伊朗势力。

其次,因为名单中的伊朗、叙利亚和伊拉克同属什叶派统治的国家,禁止这些国家的人员进入美国,应该不会在以逊尼派为主的伊斯兰世界引起强烈反弹。利比亚、苏丹、也门和索马里等国本身局势不稳,在本地区的影响力也十分有限。

第三,从实际情况看,这些年来自7国,尤其是来自伊朗、伊拉克和叙利亚的难民和移民的人数增加较快。从事态发展看,特朗普团队对伊斯兰世界反应的预判还算靠谱,但美国国内以及西方盟国有如此强烈的反对,却显然是他们未曾料到的。

2、伊斯兰世界反应平静 自顾不暇无力再抱团

问:中东国家如何看待特朗普的禁令?他们手中又有哪些反制措施?

答:禁令出台后,伊斯兰世界的总体反应相对平静。《纽约时报》评论称,穆斯林国家“引人瞩目地保持了沉默”。阿拉伯联盟中有多个成员国都受到了这一禁令的影响,但是阿盟只是表示将对禁令的不合理限制投入更多关注。其他未列入禁令的国家尤其是一些地区大国也保持低调甚至沉默。沙特国王萨勒曼同特朗普通了电话,但并未发表公开声明,埃及总统塞西则一言未发。

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伊斯兰世界如今愈加分裂和各国自顾不暇的现状。中东变局以来,该地区原有的地缘政治格局被打破,新的格局尚未形成,主要大国都在忙于应对地区形势新变化以及美国中东战略重心转移和政策调整对各国关系带来的一系列挑战。那些受中东变局严重冲击的国家大多仍在国家政治和经济重建的困境中苦苦挣扎。在上述大背景下,伊斯兰世界各国虽然对美国的歧视政策普遍不满,但已无力抱团发出一致的抗议声浪。

更确切地说,伊斯兰世界民众对美国已是满腔愤怒,而当政者大多还在为如何与美国新政府打交道纠结和苦恼。美国贝鲁特大学的一名教授评论,穆斯林国家领导人“正在本国人民的愤怒与美国总统引发的愤怒之间走钢丝”。

列入禁令名单的七国中,伊朗的反弹最为强烈。伊朗在特朗普禁令颁布后发射了一枚中程弹道导弹,这也是伊朗在特朗普上任后首次试射弹道导弹。美国随后宣布对伊朗实施新制裁,但伊朗军方次日便在军演中进行了导弹和雷达测试。

除了对禁令本身的愤怒,伊朗示强的情绪中还夹杂着对伊核协议的命运以及美伊关系未来走向的担忧。但种种迹象表明,伊朗主观上并不愿意看到美伊关系再次回到对抗局面,更不愿意看到伊核协议被削弱,特朗普禁令出台后,伊朗曾表示将禁止美国摔跤代表团参加于本月在伊朗举行的摔跤世界杯比赛。但近期,伊朗官方通讯社已发出明确信息,伊朗将向美国代表团发放签证,使其能够如期参加比赛。

其他名单上的国家也不同程度上表达了对禁令的不满和失望,但总体上拿不出有效的反制办法。一方面是这些国家的国力和影响力都有限,另一方面是他们目前还无法摆脱对美国的依赖。

3、美维持“总体收缩”战略 关系亲疏主要看“油水”

问:特朗普上任以后,对于中东之前的热点问题,政策上可能有哪些调整?

答:美国上诉法院裁决,拒绝恢复特朗普“禁穆令”的效力,因此此事应该不会在伊斯兰国家持续发酵,但特朗普从参选到上任以来的一系列言行却给中东未来的局势的发展增添了许多不确定因素。事实上,不光是中东,特朗普的“不确定性”已经成为世界性疑难问题。

随着特朗普逐渐进入总统角色,他在一些中东问题上的基本态度已经开始明朗。

首先,从特朗普反复强调“美国优先”的方针政策看,新一届美国政府显然不会如一些分析人士所预判的那样,将美国对外战略重心再次移回中东。相反,特朗普将继续采取“总体收缩”的战略。因为回归中东将极大地消耗美国的资源,更会使特朗普“让美国再次伟大”的计划落空。

其次,特朗普会将反恐和打击“伊斯兰国”极端组织作为美国当前中东政策的重点。美国表示要与俄罗斯等国在中东进行更多合作,这意味着,与奥巴马政府相比,特朗普或许会在叙利亚等问题上采取更为平衡的政策立场。

第三,与奥巴马政府相比,特朗普政府更多会从利益层面而非从战略层面构建与地区国家的关系。特朗普将沙特等国排除在禁令之外的主要考量就是因为这些国家与美国保持着千丝万缕的利益关系。相对而言,由于过去几十年的对峙,伊朗与美国之间的利益交集较少,这也是特朗普不惜拿伊朗“开刀”的主要原因之一。显然,未来美国与伊朗的关系将明显降温。

特朗普对诸如埃及这样“油水”不多的国家兴趣不是很大,而与以色列的关系无疑将有所升温。特朗普上任后,首先致电内塔尼亚胡,敲定后者今年2月访美。以色列政府则在第一时间明确支持特朗普的“禁穆令”,以色列近期还趁机强行通过有争议的定居点法案,试图以此倒逼特朗普政府加强美以关系。以色列的强势以及特朗普在这些问题上暧昧的态度,令人对特朗普能否在巴以和平问题上有所作为充满疑虑。

目前看,美国与伊朗的关系似乎面临极大考验,但笔者认为,特朗普不会重新让美伊关系回到过去紧张对峙一触即发的局面,因为伊朗问题并没有成为特朗普政府的政策重点。美国对伊朗的新制裁更具象征意义而非实际意义,伊朗也不愿意主动破坏伊核协议,因此不会给予美国借此进一步削弱双边关系的机会。

此外,虽然以色列试图利用特朗普扩大在巴以问题上的优势,但特朗普政府也不会听其任性而为。特朗普竞选期间曾表示,要将美国驻以色列大使馆迁移到耶路撒冷,但上任后却迟迟未付诸行动。此外,去年12月,安理会通过谴责以色列扩建定居点的决议后,特朗普曾表示,美国应该动用否决权封杀这项决议。但最近以色列再次强推定居点法案通过后,特朗普罕见地对以色列提出了批评。白宫发言人斯派塞称,尽管美国不认为以色列定居点是对中东和平的阻碍,但仍认为以色列建设新定居点或扩大现有定居点的行动对达成上述目标无益。

由此可见,尽管特朗普政府在中东问题上的政策尚不明朗,但从其主观立场及可能受到的各种限制看,美国未来的中东政策不会出现根本性的变化。与此同时,特朗普政府不那么注重意识形态,甚至愿意采取更为平衡的超脱政策,在某种意义上对中东而言,也许并非是一件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