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仗浩大的电影《赤道》究竟怎么样?
?相比较于两位导演的前作《寒战》,《赤道》更加成熟,完全是好莱坞商业类型片的模式,大投资、大阵仗、大明星,火拼、肉搏、核弹、碟中谍、骗中骗,多方绞力,大开杀戒。善恶难辨,没有人是最后的胜利者,好人和坏人两败俱伤。遥想当年,《寒战》狂揽九座金像奖,平了历史最佳纪录,梁乐民、陆剑青两位导演一夜之间红的发紫。犹记得两人接受采访时提到,他们在剧本上下了苦功夫,几乎每天都在研究剧本。好的剧本就像磁场一样,会吸引好多好的东西,对于剧本的精益求精,让两位导演尝到了甜头,《寒战》成功的后续效应就是,两个人再也不必为影片的投资费心了。《赤道》总投资2亿人民币,是寒战的两倍。拍摄周期六十一天,比寒战多出百分之三十。相比较《寒战》而言《赤道》的剧本更加扎实、更富有野心、更抓人。就剧本的厚度而言完全是一季美剧的体量。但也正是由于剧情太过于庞大,观影时一直在担心影片无法收尾,看到最后也确实由于叙事空间有限而草草收尾,成为了这部影片唯一的遗憾。导演说如果票房好的话,电影还会有第二集、第三集。其实根本不用如果,没有续集才是一件奇怪的事情,因为故事根本就还没展开。简单的描述《赤道》的故事和剧情发展,就是一个借用《24小时》的基本框架,移植到香港的反恐故事。从剧情走向,人物设置、悬念铺陈到讲述故事的方法都借鉴了《24小时和同类谍战电影的模板。手提箱核弹、最不像反派的反派、用非常规手段对付恐怖分子的警察、被黑客攻击的反恐基地、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内奸和叛徒、各种势力相互暗战……连香港反恐特勤组基地的装修风格都和CTU总部一模一样。张家辉站在二楼的玻璃房子里,让人特别想念杰克·鲍尔。张家辉的角色就是按照鲍小强的模式设置的,比如他会用恐怖分子的家人做人质要挟恐怖分子,《24小时》第六季,鲍小强也这么干过。只可惜,由于这部电影中的角色太多,张家辉发挥空间有限,如果能够让其成为戏眼,完全暴走,这电影想必会更加热闹、好看。除了某国内大咖,梁乐民、陆剑青把剧中的每一位演员都调教的非常出色,就连几位配角都让人印象深刻。张震扮演的反派太过出彩,风头甚至盖过了几位正面人物,以至于当影片结尾处,好人都死的差不多了,坏人几乎毫发无损,让人觉得导演是故意拍了这样一部反派大获全胜的电影,也许导演是真舍不得让那么帅的反派在电影里死掉吧。除了几位老戏骨和张震,这部电影里让人尤为印象深刻的是崔始源同学,演技大爆发!能够看得出两位导演在剧本上的任性,影片到结尾处几乎处于失控状态,不得不草草收场,不得不说是一个遗憾。其次,由于故事过于庞大,人物众多,不得不权衡每个人的戏份,以至于没有一个主要人物能够引领全剧,缺少一个鲍小强那样的主心骨起到串联作用,各路人马各自为政,显得稍微有那么点儿散乱。虽然结尾有那么点遗憾,国内大咖演技有点儿违和,《赤道》是一部很有诚意的香港电影,梁乐民、陆剑青两位让人看到了港片残存的希望,特别期待两个人能够一直坚持自己对待电影的热诚态度,为未来的香港电影杀出一条血路!香港电影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