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支持伊朗大规模反政府游行,究竟是为何?
编辑/张喜斌统筹/陈威大白新闻注意到,连日来,社会长期稳定的伊朗突现较大规模示威抗议活动,立即引发国际社会关注。有媒体称这是一场“由鸡蛋引发的示威”。
对此,在2018年1月2日外交部发言人耿爽主持的例行记者会上,中方表示“希望伊朗保持稳定,实现发展”。此外,最新消息显示:伊朗多地示威抗议继续,已致21人丧生,约450人被逮捕。
最新消息:伊朗多地示威抗议致21人丧生
据“中央社”援引伊朗媒体2日报道,1日晚有9人在伊朗中部伊斯法罕地区抗议示威的相关动乱中丧命,使得这波抗议风潮的死亡人数增至21人。有官员表示,首都德黑兰过去3天约有450人被捕。
报道称,此前有6名示威者在和安全部队的冲突中丧生,因为他们试图袭击卡德利詹镇(Qahderijan)的警察局。
媒体报道称,由于伊朗经济状况低迷,民众从去年12月28日开始在马什哈德,伊斯法罕、首都德黑兰等地举行游行示威,抗议政府无力振兴伊朗经济。示威活动自爆发以来,已经有数百名抗议者被捕。
德黑兰省副省长纳瑟巴克特(Ali-Asghar Naserbakht)告诉与改革派有所联系的伊朗劳工新闻通讯社(ILNA):“周六逮捕200人、周日150人、周一约100人。”
中方表态:中方希望伊朗保持稳定实现发展
2018年1月2日,外交部发言人耿爽在其主持的例行记者会上在谈及伊朗问题时表示“希望伊朗保持稳定,实现发展”。
有媒体提问称:“美国总统特朗普周一称,伊朗应该迎来新时代了,伊朗人民迫切渴望自由和人权。中方对此有何评论?”耿爽回答称:“我们注意到有关近期伊朗国内情况的报道。中方希望伊朗保持稳定,实现发展。”
此外,大白新闻注意到,中国驻伊朗大使馆今天发布了“中国驻伊朗大使馆安全提示”的消息。
消息称,近期,伊朗多地发生游行示威活动,并造成人员伤亡。中国驻伊朗大使馆提醒在伊中国公民密切关注当地局势,提高警惕,加强安全防范,远离示威人群,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如遇紧急情况,请及时报警并联系中国驻伊朗大使馆。
此外,消息还公布了:伊朗报警电话:110、急救电话:115;中国驻伊朗大使馆领事保护与协助电话:0098-9122176035;外交部全球领事保护与服务应急呼叫中心电话:0086-10-12308或0086-10-59913991。消息称,本提示有效期至2018年2月2日。
新华社:这是一场“由鸡蛋引发的示威”
今日,新华社发文——《伊朗这场“由鸡蛋引发的示威”会如何收场?》。文章称,连日来,社会长期稳定的伊朗突现较大规模示威抗议活动,立即引发国际社会关注。这是一场“由鸡蛋引发的示威”,其中有何内忧,又掺杂哪些外患?这场示威又将走向何方?
1
示威已趋平息鲁哈尼回呛特朗普
近日,因禽流感捕杀家禽,伊朗市场上鸡蛋、鸡肉价格上涨约40%。伊朗第二大城市马什哈德居民率先走上街头抗议物价突涨,多个城市也陆续举行示威游行活动。据伊朗国家电视台报道,目前已有超过10人在示威中死亡,包括一名警察。
但随着伊朗政府逐步加强管控,示威活动势头已减弱。其中,在首都德黑兰,大批警力自12月30日晚起日夜部署在街头、尤其是关键区域。至1月1日夜间,德黑兰街头仍有零星抗议活动,但城市秩序已不受太大影响。
文章称,与此同时,支持政府的集会也陆续在德黑兰以及伊朗全国范围举行。比如,在德黑兰大学校门一侧就聚集起一批支持政府的年轻人,有人带头高呼反美和宗教口号,回击反政府抗议人群。
伊朗总统哈桑鲁哈尼1月1日连续第二天再度发表声明,呼吁民众应对“暴徒和违法者”。他此前还谴责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连日来对伊朗示威活动发表干涉性言论,称特朗普几个月前还污蔑伊朗支持恐怖主义,是彻头彻尾的反伊朗分子,无权对伊朗人民品头论足。
特朗普1日也再次发表推文,抨击伊朗“方方面面都失败”,除了与奥巴马政府达成一份“可怕协议”(意指伊核协议)。
2
伊核协议敏感节点伊朗政府更谨慎
——为何发生大规模示威?
这一轮示威的议题从抗议物价飞涨扩散到反腐败、反对政府介入地区事务等,但归根结底,示威民众的首要关切还是民生,而不是政治。
截至2017年,伊朗失业率高达13%,通货膨胀虽较之前两位数有所回落,但仍保持在9%高位,一些食品的价格高涨30%。中下层贫困人口的生活难见起色。
另外,在伊朗8000万人口中,70%不满30岁。在失业率居高不下的情况下,大批待业青年参与游行,也是这一轮示威游行迅速发酵的原因之一。
——示威还会否继续升温?
中国社科院伊朗问题专家陆瑾说,此轮游行主要还是是伊朗民众宣泄不满情绪,不会动摇伊朗政治总体稳定的局面。从客观上,伊朗政府有能力积极回应民众改善民生的诉求,不至于引发更大范围的动荡。
从主观上,这轮示威在一个比较敏感的时间节点上爆发,美国总统特朗普即将宣布是否退出伊核协议,因此此时伊朗政府尤其需要谨慎,避免事态升级,给人以口实,而伤及国际社会支持伊核协议的氛围。
3
美国制裁下伊朗经济民生难改善
追根溯源,伊朗各地爆发游行示威,虽以“内忧”为导火索,但也离不开“外患”。
在地区层面,虽然伊朗近期在中东地区呈现崛起之势,叙利亚、伊拉克政府等重要盟友得到巩固,但沙特、阿联酋、埃及等阿拉伯国家也组成“遏伊联盟”,地区博弈呈现加剧趋势,也牵扯了伊朗国力。
一些伊朗民众就认为政府介入地区事务,耗费国家有限资源,增加财政负担,影响经济发展和民生问题的解决。
还须注意的是,美国制裁也是伊朗经济民生迟迟得不到改善的重要原因。就在伊核协议达成之后,美国依然利用其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特权封锁伊朗经济,还以伊朗开发弹道导弹为由增加制裁。特朗普上台以后更是威胁撕毁这份协议。
背景链接
伊核协议是现任总统哈桑鲁哈尼最主要政绩,伊方希望协议达成之后,可以增加石油出口、吸引投资,改善伊朗经济。然而,受美国制裁影响,伊核协议给伊朗经济带来的红利有限,伊朗民众生活仍未见明显改善。
根据伊朗政府2017年12月公布的最新财政预算计划,伊朗还将削减社会福利、上调燃油价格,更加引发不满。资料来源:新华社、央视网、中国新闻网、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驻伊朗大使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