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浪》为什么引起争议?
《后浪》引起很大争议是因为人们对这部片子的定位。主要概括以下几个方面:
1、视频展现的青年群体偏向于富裕阶层
有网友算过,按照宣传片中的生活方式,去远行、去旅游、去夏令营花费不是一般家庭可以承受的起。实际情况是,很多青年特别是农村青年在上大学/外出打工之前都没有出过省、没坐过火车,绝多大数青年都没有坐过飞机,更别提夏令营,出国旅游,游学。
2、倡导消费主义,没有展现当代青年存在的问题
宣传视频中的画面都是消费主义的内容,而且都是高端消费主义。出国旅游、深潜、跳伞、去南极、航拍、赛车。这些根本不能大多数青年的日常,没有几个青年能真正有条件去追寻这些东西。
视频也完全没有展现出当代青年面临的困惑、挑战、迷茫和奋进。当代青年不仅仅只是这些中产阶级以上的部分,他们的现实生活也不仅仅只有这些消费主义。一句“心里有火,眼里有光”并不能代表所有年轻人,也不能完全诠释年轻人的困惑、挑战、迷茫和奋进。
3、纯鸡汤,没有批判精神
全篇近四分钟的视频,才600多字,基本在灌鸡汤,没有实质性内容,能量密度很低。没有具体的事例,没有鲜明的人物和切入点,有的只是各种吃喝玩乐的消费主义。
《后浪》火了,引发关注也引起了争议。
跨平台合作为《后浪》带来了流量,而想象空间、多重形象和比较心理拉近了作品与受众的距离。通过语言,《后浪》构建起庞大的想象空间。文学理论曾有“召唤结构”的说法,指的是作家充分运用语言造象的自由灵活性,不断突破艺术创造的时空局限。
使作品形象产生具有较大包容能力的内在时空格局,即具有一个有活性的“召唤结构”。以此关照视频产品,其实也有类似的“召唤结构”。看《后浪》文案,可以发现大量抽象化、概括性的语言,也正是这种语言,创造了巨大的想象空间。
尽管存在一定争议,个别对《后浪》的批评、指责并没有引发群体间对立,导致社会撕裂,反而让一些正确的观点得到更广泛的传播,引发***鸣,如“青年人不应享乐而应努力”“对多元的文化审美和价值观多一些宽容”等。
这既归功于媒体的合理引导,更得益于社会公众结合五四青年节对“五四精神”有了富有时代感和具象化的深刻理解。随着讨论的越来越深入,对年青一代的正面认知越来越得到不同年龄段人们的认可,最终破除圈层,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