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笋
1966年的秋天,越南***产党的一些主要领导同志,前往北京商谈问题。期间毛主席接见了他们。
在进行会谈的时候,毛主席曾经向越南的领导同志提出,想要出访越南的请求, 其实在此之前,毛主席已多次请求出访越南,然而,越南的领导同志却再一次拒绝了毛主席。
当时,时任越南第一书记的黎笋,还特意向毛主席说了一番话,也正是因为这一番话,毛主席从此再未提过,要出访越南的事。
那么,黎笋当时到底说了一番什么话呢?毛主席又为何想要去越南访问?
在毛主席时代,中、越两国的关系还是不错的。不仅两国关系比较好,其领导人之间也有不少交情。比如说,胡志明和毛主席便在惊涛骇浪的革命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永为中、越两国人民所传诵。
新中国成立之后,胡志明曾频繁地来到中国,并且还积极邀请毛主席等中央领导人去访越南。
别看当时根据日内瓦协议的规定,越南正式分为了南、北两个地区,但是越南民主***和国政府已经拥有了一半国土,并且还在进行着 社会 主义的建设,所以那时的越南民主***和国,已经有条件邀请别国的领导人来访。
在1960年以前,越南民主***和国,就邀请了苏联的最高主席、印度的总统、印尼的总统来访越南,而中国那时与其关系良好,自然也在应邀之列。
不过,在最亲密的近邻中国,除了周总理之外,毛主席等领导人都尚未来访。 因此在1960年的一次会面中,胡志明当着毛主席等中央领导人的面,邀请他们于1961年访问越南。
对此,毛主席不置可否。 事实上,了解毛主席的人就会知道,他是不会轻易出国的。不论是青年时期的出国留学,还是建国之后的出国访问,毛主席一直都是最不“积极”的那一个。
例如在青年时期,毛主席最有机会出国,但是他却在临行前拒绝了。 为什么?这或许可以从毛主席所说的一番话窥视一二。
毛主席说:“我觉得我们要有人到外国去,看些新东西,学些新道理,研究些有用的学问,拿回来改造我们的国家,同时也要有人留在本国研究本国问题。我觉得关于自己的国家,我所知道的还太少,假使我把时间花费在本国,则对本国更为有利。”
在1920年,毛主席给周世钊的一封信上,他再次谈到了他不出国留学的原因:“我觉得求学实在没有‘必要在什么地方’的理,‘出洋’两字,在一些人只是一种‘谜’。中国出过洋的总不下几万乃至几十万,好的实在很少。多数呢?仍旧是‘糊涂’;仍旧是‘莫明其妙’,这便是一个具体的证据……因此,我想暂不出国去,暂时在国内研究各种学问的纲要。”
由此,可以看出来,毛主席更想要在国内,了解中国的国情,通过在国内学习和实践,研究国内问题,探寻救国之路。 他认为如果不了解自己国家的实际情况,就贸然出国,最终的结果也不会好,就像他说的,“仍旧是‘糊涂’”。
而后来中国革命道路的形成,农村包围城市等革命理论的形成,或许也正得益于毛主席青年时期,没有随大流出国留学,而是留在本国研究 历史 与文化。
而这样的想法,或许也影响了毛主席之后的外出访问的风格,可以看到的是,在建国之后,毛主席也极少走出国门,他平生仅有的两次出国,分别在1949年年末,和1957年,并且去访的国家都是苏联。
这两次出国,第一次是为了给刚刚诞生的新中国,争取经济援助和政治支持,第二次则是因为当时的苏联领导人,放出的一颗“深水炸弹”,对 社会 主义国家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因此为了更加透彻地了解并掌握形势的变化,毛主席亲自前往苏联,参加莫斯科会议。
胡志明作为与毛主席交往已久的好友,自然也是了解毛主席的性格的,因此在当着毛主席的面邀请他访问越南时, 胡志明并没有提出什么具体的要求,只是再三强调:一定要去。
转眼间,时间便来到了1961年,而对于胡志明的邀请,毛主席仍然按兵未动。对此,胡志明可着急了,于是他决定再一次重申对毛主席的邀请。
1961年的中旬,胡志明访华时,再次当着毛主席的面,邀请他到越南去进行访问,并且开玩笑似地说:“我来的次数越多,你们欠的‘债’也越多。”这个所谓的“债”,指的便是毛主席还从未去访过越南。
面对胡志明的再三邀请,毛主席便许诺“债”先“还一点”,但是当时中国正在建设 社会 主义,毛主席在许多问题上都抽不开身,他便没有及时去,而后来毛主席有时间想去了,可越南方面却又因为其国内的环境拒绝了。
从1961年起,美国便开始展开了对越南的作战 ,此时胡志明也忙着对国内的战争,很少再提及邀请毛主席前往越南访问的事。虽说如此,但中、越两国之间的交往,并没有停止。
并且越南人民的斗争,还深深地牵动着毛主席的心,对于胡志明的求助,也是尽全力去帮。据统计, 在越南抗击美国侵略者的时候,我国给越南提供了300多辆坦克,提供的各种武器装备、物资,***达到了16.5亿元。
当然了这也不是我国第一次帮助越南了,在越南抗击法国的时候,也就是从1950年到1954年,我国给越南提供了各种枪11.6万余支,火炮3600多门,大批弹药,以及通信与工兵器材等大批军需物资。在1954年到1964年期间,又给越南援助了大约2.47亿人民币的物资,让他们用作国家建设。
到了60年代中期,越南抗美救国的战争烽火越烧越旺。 此时美国已经是直接参战,1965年3月2日,美国总统约翰逊批准了“滚雷行动”,首先对北越进行了大规模轰炸,之后3500名美国海军陆战队员,在越南的岘港登陆。至此,越南战争正式、彻底爆发。
随着美国的直接参战,许多越南南方人民,也开始加入抗击敌人的队伍中,他们英勇抵抗外敌入侵的消息频频传到北京。
越南人民英勇斗争的精神,也许是让毛主席想到了过去,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也是这样团结一心抵抗外敌,因此,这时毛主席产生了想要到越南南方去看看的想法。
1965年,当胡志明再一次来到中国,以寻求中国的援助时,毛主席首次向胡志明表明了这个愿望,并希望得到他的同意。但这时胡志明并没有同意,因此在1966年,毛主席又一次向胡志明提出了想要去访越南的愿望。
胡志明还是没有同意,并不是不想让毛主席去,要知道以往胡志明可以一直在邀请毛主席的,只是当时越南境内,同美军激战正酣,到处都很危险,所以才没有同意毛主席前往越南。
胡志明对毛主席说:“欢迎你去,但是在越南南方,特别是‘胡志明小道’,美国飞机轰炸得很厉害,不能让你去。”
接着,胡志明以自己为例子,表示越南南方情况很糟糕,胡志明说他自己也想要到越南南方看一看,但是越南同志一直以安全为由,不同意他去,当他退一步向同志们提出,让他去靠近南方的清化看看,但他们仍然不让自己去。
对此,毛主席却表示自己不怕危险、也不怕死,只想要去越南南方看看。尽管毛主席言辞恳切,但胡志明还是一句话:不能去。 他对毛主席说,如果是按低要求,只能请你到北方河内附近看看。
毛主席觉得很失望,但也明白胡志明是为了自己的安危着想,便也暂时停了这个念头。到了1966年的秋天,越南一些主要领导同志,来到北京会见毛主席商谈问题,毛主席则又当面提出,想要去越南南方看看的要求。
对此,时任越南南方局副书记的阮文灵,只能遗憾地对毛主席说:“胡主席也提出这个要求,但是出于对安全的考虑,我们没有同意。对毛主席,我们也是同样的对待,等到将来南方解放了,我们一定请您和胡主席一起去。”
话音刚落, 一旁的黎笋又接过话头,对毛主席说:“虽然您本人没有到越南南方,但是你的思想早就已经到了那里。” 毛主席听了这一番话,神色未变,但在接下来的会谈中,他却再也没有提过这个话题。
而且,黎笋等人的一番话,似乎也把毛主席给说服了,从此以后,毛主席再也没有向任何人提起想要去越南南方看看的事。
所谓“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到了1975年,越南南方终于解放了,越南实现了国家统一,但此时胡志明已经不在人世,而毛主席也饱受病魔的折磨,无法前往越南。
直到病逝,毛主席也没去过越南,更别提越南南方了。这个美好的愿望,终究是成为了一个遗憾,作为永恒的纪念,永远地留在了 历史 长河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