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析美国霸权稳定论
霸权稳定论最早由美国经济学家金德尔伯格于20世纪70年代初提出。后来吉尔平、基欧汉、莫德尔斯基等学者又从不同的侧面对这一理论进行了补充和扩展。在这些人当中,吉尔平可算作霸权稳定论的主要代表人物。他的几部著作从经济、政治、历史都不同角度阐释了这一理论。
霸权稳定论属于现实主义国际关系理论的一支。然而,它又有自己独特的理论视角和中心问题。从一定意义上说,传统现实主义关注的是均势问题,而新现实主义关注的是国家的安全以及国际体系的结构问题。而霸权稳定论,顾名思义,主要研究的是霸权的兴衰以及霸权的统治问题。这一借鉴了传统现实主义的权力概念,又吸收了新现实主义的结构主义特色,还对制度主义关系的国际机制以及国际合作问题有所涉及,称得上是一定程度上的综合理论。另一方面,由于美国是当今世界的头号强国,而霸权稳定论的主要提出这也都来自美国,所以,这一理论又有着鲜明的美国色彩。认真研读霸权稳定论的代表著作,人们就不难发现,不管它的鼓吹者者是否承认,事实上它的种种理论观点不是在为美国所采取的霸权政策辩护和赞美,就是为维护美国的霸权在出谋划策。从这个意义上说,霸权稳定论其实并不是一种纯正的国际关系理论,它更像是为了维护霸权统治而提出的一种政策建议或政策指导。
然而,无论如何,美国在当今国际体系中的独特地位是客观存在的。要想更加深入地了解美国的对外政策,了解美国国际关系理论与美国霸权之间的联系,霸权稳定论这道大门是非得进去不可的。
一、霸权稳定论的经济阐释
霸权稳定论提出,开放并且稳定的国际经济的政治条件至少有三个。首先,一个或几个国家必须进行经济和政治领导;领袖国的任务是提供稳定的国际货币,促进自由贸易,确立管理国际商务的公平规则。其次,稳定的国际经济必须建立在主要经济大国的合作基础上。第三,世界各国人民必须相信自由贸易和其他形式的国际商务对他们有利。而这三个条件中最重要的就是第一条。历史经验表明,没有一个占主宰地位的自由强国,国际经济合作极难实现或维持。在国际经济关系中经常会有一些强大的诱因,驱使一个行为体进行欺诈和损害其他行为体,因此,很需要一个政治领导来发挥管理和执行政策的作用。
根据霸权稳定论,开放性的市场经济创造出一种集体商品(或称公***商品)。在国际关系领域,也存在着这种集体商品,比如最惠国原则基础上的自由贸易制度--对一个国家减免关税的待遇必须扩大适用于所有国家--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稳定的国际货币也是一种集体商品。此外,对国际安全的提供与保障,也可以算作一种集体产品。霸权国有责任保证提供稳定的货币和开放贸易制度下的种种商品。因为自由经济体系不可能自行生存延续,而必须在长时期内通过占支配地位国家的活动加以维持。
此外,霸权国家的经济可以发挥几个对于世界经济的运转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为了限制冲突,确保平等,或者创造和谐一致的环境,霸权国可以利用自己的影响建立国际机制。这种机制规定了哪些行为是合法的,哪些行为是非法的,从而防止欺诈和损人利己,执行自由经济的各种规章原则,并鼓励别国分担维持世界经济体系所需要的费用。其次,霸权国还必须在某种程度上管理汇率结构,并对各国国内货币政策进行一定程度的协调。此外,霸权国通过率先对外开放本国市场,可以推动其他国家经济的发展,它的对外投资则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所必需的资金。通过技术转让和知识扩散,它向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所必需的技术和专门知识。总之,霸权国通过控制金融资本、特殊技术和自然资源,以及本身强大的军事实力掌握了领导其国家经济的手段。
霸权稳定论的核心词是"自由",即:国际经济是建立在自由市场规则基础上的,例如开放和非歧视原则。霸权稳定论并不认为没有霸权国国际经济就不能存在和运转。显然,国际经济总是以这种或那种方式存在的。该理论强调的是,除非霸权国存在,自由主义的国际经济秩序就不可能繁荣和充分发展。但是只有霸权存在,还不足以确保国际自由经济的发展。霸权国本身也必须恪守自由主义的价值观念。霸权国的社会目标和国内权力分配必须有利于国际自由秩序。霸权国和其他国家的国内经济结构,是决定各国对国际自由经济态度的关键因素。在霸权国不遵守自由主义市场规则的情况下,很可能出现帝国制度,对弱小的国家施加政治和经济方面的限制。而且,主要经济强国必须在支持自由制度的社会目标上完全一致。其他强国也必须对市场关系的发展感兴趣,霸权国只能鼓励而不能强迫其他强国遵守开放性世界经济的规则。因此,自由市场体系的出现和发展必须要有三个前提条件:霸权国的存在、自由主义意识形态和***同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