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福会4个故事简介 [评电影《喜福会》中的母女冲突]

[摘 要] 电影《喜福会》是根据著名美籍华裔女作家谭恩美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的。这部深受中西方观众喜爱的电影集中展现了华裔第一代移民同其美籍子女之间由于生活环境、文化差异而产生的心理隔膜和情感冲突,最终达到互相理解和认同的历程。电影折射出中美文化间的碰撞与兼容这一社会历史现实,文化差异与冲突在几代人的努力下最终会得到融合。本文从母女关系的角度来分析中西方文化的冲突、差异及融合。

[关键词] 文化差异;矛盾冲突;文化融合;《喜福会》

谭恩美是血管里流着中国血的“土生土长”的美国人。电影《喜福会》中有4对移民母女,母亲们来自20世纪40年代的旧中国,受尽屈辱和苦难,为摆脱苦海,她们千辛万苦来到美国。虽然身在异国,她们却从来不曾忘记自己的中国传统文化,并试图用中国的传统文化去教育女儿们。可出生并成长在美国的女儿们对中国的传统文化知之甚少,她们很难理解母亲的中华文化及其思维方式,常常与母亲发生矛盾冲突。本文通过对《喜福会》中母女由冲突、理解到包容的过程的分析来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一、母女的矛盾冲突

(一)教育观的冲突

中国是个异常重视教育的国家, “书中自有黄金屋” 是流传至今的教育理念。这种理念充分体现在《喜福会》中的母亲身上。在母亲们漂洋过海来到美国的途中,她们暗暗发誓:“ 到了美国,我要生个女儿,女儿会很像我;但是在美国,她不需仰仗丈夫的鼻息度日;在美国,将不会有人歧视她,因为我要让她讲一口流利漂亮的美国英语;她会应有尽有,不会烦恼和忧愁;她会理解我的一番苦心,我定要她变成一只比期望还好一百倍的漂亮天鹅!”因此到达美国后,母亲对女儿们寄予厚望,在彼此的相互攀比中把希望寄托在女儿身上。例如,晶妹的母亲为了让她学钢琴,情愿免费为楼下退休的钢琴教师做清洁工,而且她省吃俭用为晶妹买了一架旧钢琴。这体现了中国母亲望女成凤的信念:为了女儿的未来,再苦再累也心甘情愿。而对母亲们所做的诸多牺牲,推崇自由和个性的女儿们无法理解。相反的,女儿们感觉她们的个性受到了压制,失去了个人自由,所以她们通过种种方法进行反抗。因而女儿们在面对母亲们的批评时,激烈地反击:“一味地批评意味着你们希望的就是失败。”

(二)婚姻观的冲突

在电影中,母女在婚姻观上也表现出了不同。在女儿们看来:婚姻纯属个人私事,任何人不能干涉,包括自己的父母;而在母亲传统的中国观念中,儿女的婚姻向来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个人根本无权选择。所以当韦弗利带她第一个男友回家时,琳达以一个中国母亲特有的观察力发觉他缺少必要的家庭责任感,且用情不专,还不关心妻子。因而琳达采取了过激行为,用鞋子追打韦弗利和她的男友。但韦弗利并不理解母亲的爱,甚至认为她第一次婚姻的失败是母亲施了妖术!韦弗利担心母亲再次破坏她的婚姻,所以她摆脱母亲的干涉与里奇自由恋爱,并且瞒着母亲与男友同居。

(三)价值观的冲突

中国崇尚集体主义,而美国却相信个人主义至上。在中国家庭里,家庭和谐举足轻重,家庭聚会必不可少。聊天、吃饭、打麻将是增强家人感情的重要手段,所以母亲们每年都会组织“喜福会”的活动。可女儿们难以理解这中国麻将背后的深层喻义,竟然把“喜福会”比喻为三K党的集会或印第安人的出征典礼。深受中国集体主义价值观影响的母亲们,总是干涉女儿们的私生活,并不以为然。所以在女儿韦弗利的第一次婚姻期间,母亲往往不打招呼就随时来访。这件母亲眼里理所当然的事情,却遭到女儿的激烈抗议。在荣获全美象棋冠军后,中国母亲带着女儿到处炫耀。但女儿韦弗利不理解母亲的这种行为,她认为荣耀和母亲没有任何关系,而是自己的,大声抗议:“为什么拿我来炫耀?你想要出名,就自己去学下棋好了。”

在电影中,龚林达一直努力教韦弗利中国人的传统:服从父母,听长辈的话。这是典型的儒家思想:顺从父母。然而生长在崇尚个人主义价值观的社会中,韦弗利自我意识强烈,重视独立自主,对中国的“孝顺”难以理解。因而,当母亲龚林达用中国传统的“忠孝”要求女儿无条件地服从时,韦弗利则认为不可理喻,抱怨母亲对她“管头管脚”。当女儿晶妹不愿听从母亲的安排去弹琴时,母亲说:“女儿仅有两种:听父母话的和不听父母话的。但能住在这个家里的只有一种女儿——听话的女儿。”吴晶妹顶嘴:“我才不想做你的女儿!你不是我的妈妈,我也不是你的奴隶。这里不是中国。”

二、母女矛盾冲突的根源——中西方文化差异

(一)教育观差异

中国传统儒家教育的“父母权威”思想使《喜福会》中的母亲们一味地从自己的意愿出发,为女儿们设计她们的未来。而西方教育认为孩子从出生那天起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独立的意愿和个性。他们的家庭教育是以培养孩子富有开拓精神、能够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人为出发点。因而当《喜福会》中的母亲们精心为女儿们设计她们的未来时,孩子没有表现出一丁点的感激,相反,她们觉得母亲们的做法让人很是苦恼。龚琳达发现女儿象棋下得很好时,即使她对下象棋一窍不通,她还是站在韦弗利身后当起了“老师”。而从小崇尚个人主义喜欢独立的女儿,对母亲的这种做法极度反感。这种反感最终让她丧失了天赋,不会下象棋了。

(二) 婚姻观差异

1.择偶标准

中国传统的择偶标准,最要紧的是门当户对。《喜福会》中罗丝的母亲反对她与白人男友泰德结婚的原因就是, 泰德是一个美国人,尽管罗丝一直强调她也是美国人,但在母亲的眼中,像她这样在美国出生的华人与白人结合还是门不当,户不对。况且泰德是一个富家公子,而罗丝只是一个普通华裔家庭的孩子,他们的财富差距也很大。所以母亲认为女儿很难摆脱社会的偏见,获得婆家的认可。而“西方人的择偶标准,最主要是两个人的默契度,其余的条件像家庭背景、教育程度等因素则可以不在考虑之列”。《喜福会》中的四个女儿除了吴晶妹以外,其余都嫁给了白人。在美国主流文化的压力下,他们的结合可能只是因为彼此之间有默契这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