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无法一起学习

应该陪学

亲子陪伴在家庭教育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亲子陪伴的效率直接关系到孩子的健康成长。

特别是当孩子到了小学阶段,由于孩子的生活环境突然发生了变化,孩子可能会出现一系列的成长问题,这个时候就非常需要父母的陪伴来安慰孩子的心灵,帮助孩子解决困惑,纠正孩子的错误等等。

然而,不幸的是,许多家长没有意识到,小学是孩子成长的转折点,小学期间会出现许多问题。

此外,孩子上小学时,家长通常忙于事业,这就导致家长没有做好育儿工作,忽略了与孩子的沟通,忽略了对孩子的陪伴,忽略了与孩子的互动,等等。

在这种缺乏亲子陪伴的情况下,孩子的成长很可能出现偏差,或者说不能积极成长,从而产生一些消极的心理、消极的人格、不正确的认识和错误的观念。

缺乏亲子陪伴,也使父母无法了解孩子的成长变化,无法及时发现孩子成长道路上的问题,无法及时干预纠正孩子的负面变化。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最可能对儿童产生影响的是什么?

孩子缺乏陪伴会有什么影响?

1)性格或将暴躁偏激

孩子的性格会变得偏执,或暴躁,或抑郁。因为孩子在生活中遇到问题时没有得到父母的及时关注和帮助,这些问题会给孩子带来长期的困惑。

孩子不能有效地、正确地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不能释放自己的负面情绪等,这就可能导致孩子的性格发生变化,逐渐变得偏激,甚至因此而出现一些偏激的行为。例如,离家出走、轻生、经常使用暴力等。

2)容易产生自卑心理

当孩子没有父母陪伴时,他或她可能会产生自卑感。因为孩子会觉得父母对他或她漠不关心,他或她不被关心等,孩子会变得敏感,害怕面对事情。

而且孩子可能会怀疑自己,怀疑自己做得不够好,怀疑自己没有能力,怀疑自己真的很笨,等等。

3)亲子关系无法维护

这是一种很自然的情况,当孩子和父母缺乏沟通时,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难免会逐渐疏远。这其实和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一样,长时间没有交往,自然关系就会变得平淡。

4)家庭责任感不强

亲子关系的淡薄,使孩子无法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幸福,家庭意识在孩子的意识中越来越弱,导致孩子的家庭责任感不强,甚至没有家庭的概念。

这对孩子的影响很大,不仅在孩子的童年时期会产生影响,在孩子长大成家后,也会面临这个问题,影响家庭的和谐。

家长应该如何陪伴孩子?

那么,在小学阶段,家长应该如何陪伴孩子,才能够受益良多呢?

①保证充足的时间投入

小学期间,孩子遇到的成长问题比较多,自身的生理和心理变化也比较频繁,所以家长要尽可能保证时间,给孩子足够的成长支持,让孩子有足够的安全感,专注于自身的发展。

②注意情感的真实展现

父母陪伴孩子是一种心与心的交流,而不是形式主义。现在很多家长可能受社会或工作的影响,自欺欺人,认为自己陪孩子就可以了,而不是向孩子表达自己的诚意,只是敷衍了事,这样是没有效果的。

父母是否真诚,孩子是能够感受到的。如果不真诚地对待孩子,那么最好不要进行陪伴,虚假的感情甚至会起到反作用。

③认真倾听孩子的话

在与孩子沟通的过程中,家长应该意识到自己并不是整个行为的主角,所以在沟通过程中,如果孩子在表达自己的观点或描述什么,家长即使感到厌烦,也应该认真倾听。因为,孩子的任何一句话都可能透露出孩子的价值观、是非观、知识储备、认知等,家长要学会倾听,才能发现孩子在成长中遇到的隐患。

说了这么多,可能很多父母还是不懂得该如何去陪伴孩子,那么这里建议家长可以去看一下《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这本书

小学六年,孩子在每一年的成长变化都有所不同,所以,父母要针对性地对孩子进行指导和教育,才能起到明显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