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复明的主要成就
发表论文约127篇,主持完成国家和省部重点科研项目12项、重点工程科技项目40余项。先后获得中国青年科技奖、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河南省科技功臣、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优秀留学人员成就奖、河南省中原学者等荣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入选国家级“百千万人才工程”。水利与交通基础设施安全检测与快速修复并主持完成国家和省部重点科研项目12项、重点工程科技项目60余项。
1990年获中国青年科技奖,1996年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1997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并入选国家级“百千万人才工程”,1998年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001年被评为河南省科技功臣、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2003年获全国优秀留学人员成就奖,2005年获首届华侨华人专业人士杰出创业奖,2008年被评为“中原学者”,其带领的工程安全学术团队被评为“河南省创新型科技团队”。
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各1项。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1998年《高等级公路无损检测与CAE技术》,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2007年《路基路面材料特性反演与快速检测维修整套技术》,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997年《高等级公路无损检测与CAE技术》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04年《路基路面材料特性反演与落锤式弯沉仪及探地雷达应用技术》,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08年《隧道安全监控与快速维修技术》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008年《沥青路面工程质量过程控制的研究》获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
郑州大学首批高端人才培养对象王复明教授主持完成的《非水反应高聚物注浆防渗加固成套技术及装备》荣获2014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这是国家恢复科技奖励制度以来,我省高校获得的唯一一项非农项目国家技术发明奖。
该项目揭示了非水反应高聚物注浆材料在土体中的扩散机理,建立了高聚物定向劈裂和流动填充理论,发明了高聚物注浆防渗加固新方法,开发了成套技术工法和装备。获授权发明专利17项,形成国家级工法、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工法和地方标准各1项,并被列入水利部和交通运输部科技成果推广项目。成果应用于黄河堤防、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京港澳高速公路、宜万铁路野三关隧道等重大工程,并在河南、湖北、安徽、河北等省病险堤坝防渗加固和高速公路及隧道修复工程中得到推广应用,充分显示出“快速、耐久、经济、环保”综合优势,产生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
国际非开挖奖是国际非开挖技术协会(ISTT)组织评选的国际奖项,奖励在非开挖工程、装备和学术研究方面取得突破性成果的单位和个人。其中学术研究奖每年不超过一项。王复明教授及其团队的研究成果“道路及地下设施非开挖修复技术《Trenchless technology for repairing roads and underground infrastructures》荣获2014年度国际非开挖学术研究奖。这是国际非开挖奖1986年设立以来我国大陆学者第二次获得此项奖励。
王复明教授带领的产学研相结合的协同创新团队,长期致力于水利交通基础设施安全防护理论与技术研究。取得的成果先后获1998年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和2007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4年,该团队同时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和国际非开挖学术研究奖,充分显示了团队在工程安全防护领域的持续创新实力,奠定了郑州大学在该领域国内外学术地位。同时,这些研究成果密切符合我国基础工程设施安全保障迫切需求,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