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什么意义上说《千与千寻》是宫崎骏最好的作品?

我个人是认为《千与千寻》仍是在宫崎骏作品的相关讨论里被低估了的作品,尽管它拥有柏林金熊和最高票房记录,以及横扫中外评分榜单的评分,在IMDB上甚至能力压《机器人瓦力》和《狮子王》这两部不朽的佳作。

对于看宫崎骏作品稍微多(不局限于一两部)的朋友来讲,《幽灵公主》的观看体验与冲击肯定远远大于《千与千寻》,而且它内含的暴力、血腥,国人喜爱的所谓「宏大叙事」以及潜在的思想冲突,确实是很能抓人眼球,特别是对于乐于表达、思考、交流的15-25岁观众群体。

而对于稍微「核心」的宫崎骏作品受众来讲,他们会聊《红猪》,会聊《龙猫》,会聊《天空之城》,会讲《风之谷》漫画。他们认为宫崎骏的巅峰是1978-1988(「人创造性的时间只有十年」),而《千与千寻》已经是新千年以后的作品了。

但我认为这不应该是大家低估《千与千寻》的理由。在我自己心中,《千与千寻》是宫崎骏最好的动画电影,是我最愿意推荐给其他人的作品。

一.从安藤雅司和宫崎骏的交锋说起

安藤雅司,自《红猪》进入吉卜力工作室,年仅26岁就担任了《幽灵公主》作画监督的重任,才能非常突出。在《千与千寻》制作结束之后,离开吉卜力成为自由身,参与了今敏、庵野秀明、新海诚等名导的众多名作的制作,同时也继续为吉卜力作品画原画。

那么,发生了什么事情才让这位才华横溢的作画监督在完成了创历史记录票房的作品之后选择离开呢?

安藤雅司对于动画的表现,更倾向于安定、真实。而宫崎骏,他的线条明显要软,要活泼好动。

有名的原画在宫崎骏作品里发挥得得心应手而且充满个人风格的是——大平晋也。这位从《千与千寻》才开始参加吉卜力作品的顶级原画师,却在他第一部作品里就发挥了自己的个性,在此之前能做到这件事情的也许只有当年的「原画头」——金田伊功。

大平晋也在《千与千寻》之中负责了千寻与锅炉爷爷相遇部分的作画,大家可以去重看那一部分的锅炉爷爷和千寻,明显浑身上下的线条不安定、充满形变。与其他部分的作画相比,有着明显的区分。

大平晋也的风格比宫崎骏追求的要浓烈太多,但是,为什么这种风格浓烈的人能在宫崎骏作品里发挥并且保留一定特点,甚至缕缕担当最重要的镜头?我认为这不能以一句「个人风格过度浓烈+水准高超」来解释。

大平晋也在宫崎骏作品中最出色的发挥,我认为是《起风了》里的这一段镜头:

大家可以明显地看到,堀越二郎全身线条的暴走和不安定。

这是《起风了》里面最重要的镜头之一,而且我个人认为是宫崎骏自己最想做的镜头。表现「风」吹动衣服,在以往作品里有很多安定得多的表现。

而安藤雅司所追求的,可以去看在《盗梦侦探》、《东京教父》、《EVA新剧场版》里他的表现。

宫崎骏和安藤雅司在《幽灵公主》制作期间已经有了明显的冲突,安藤雅司在《幽灵公主》上映之后已经准备离开吉卜力,但是还是决定制作完《千与千寻》再离开。

宫崎骏特意突出自己的想法特点,基本就是在《千与千寻》之后。那个时候宫崎骏对cg、手绘动画之间关系的理解相对有些偏激,他认为应当突出出动画制作中「错误」的一面——这是手绘动画魅力的一部分。

于是在《起风了》里,人物身上几乎没有一根线条是静止的,虽然不是毫无意义地抖动或者运动,但这些东西的付出与回报完全不成正比,太过繁琐太过复杂,而且观众基本不能理解这里面的魅力。

我认为这是宫崎骏作为日本最出名的动画监督所不得不背负的包袱。我的意思是,当世界上最出色的CG动画的创作者是你的粉丝的时候,你不得不去证明、实践一些只有很少人才注意的到的东西,而这些东西已经脱离了你的作品最广大的观众的需求。

包括宫崎骏自己实践的人声音效,事实上它的效果比起一般音效没有什么突出之处,而且会让观众觉得有点不适应甚至奇怪。

安藤雅司在《幽灵公主》和《千与千寻》之中与宫崎骏的战斗,让这两部作品在这一方面的平衡性得到了有效的保证。

以上均为个人观点,不喜勿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