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言:人从爱欲生忧,从忧生怖。若离于爱,何忧何怖?”出自哪部经书?
出自《佛说四十二章经》
原文:
佛言:人从爱欲生忧,从忧生怖;若离于爱,何忧何怖?
译文:
释迦牟尼佛说:人因为有爱欲,便从此生出许多忧愁烦恼,从忧愁烦恼又生出许多恐惧害怕之心。如果断除了爱欲,那还有什么值得忧愁恐怖的呢?
「人从爱欲生忧,从忧生怖」。佛陀说:众生因为对内在的五蕴身心,以及外在的六尘境界,有种种的贪爱,所以才会产生忧愁。又因为忧愁至极,也就会有怖畏。
例如每一个人都希望拥有健康的身体,但是往往天不从人愿,种种病苦随之生起。由于对于色身的爱着,因此就产生忧愁、怖畏。
本来病苦并非这么严重,可是病人的痛苦,却往往超过病苦的本身。反思其根本,就是因为对色身的执着。害怕一直爱恋着的身体,受到伤害。因为烦恼心的加持,所以痛苦。
对于外在的财、色、名、食、睡也是一样。因为爱着的缘故,就想追求。求不到时固然忧愁,但是求得时也是不安的,因为害怕失去!怕被人夺去所爱,因此忧愁怖畏之心,也就生起了。
扩展资料:
《佛说四十二章经》是一部既概括简短,而又十分重要的经典。读者试想:汉明帝自从永平三年某夜梦见“金人”以后,为什么对此便念念不忘?后来经过大臣们四年多郑重其事地历史查考和研究分析以后,确认在西方印度有佛出世,并留有与中国儒、道之教有所不同的教理。
因而明帝特地组织了一个具有十八人之多的探访团,西去印度求法;结果在中印度的地方,遇到了二位神通广大的高僧迦叶摩腾和竺法兰。
这部经是佛所说的法,佛的弟子在结集经藏的时候,把它一章一章地结集在一起,这也可以说是佛的语录,把佛所说的话,聚集在一起,成为一部经。
这部经典,实在集结得很好,充分反映了佛说法的全部过程。从小到大,由浅入深。从小乘的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和阿罗汉四果开始,而至申述“念等本空”:“念无念念,行无行行,言无言言,修无修修”,
“言语道断,非物所拘”;强调“真假并观”:“念非常,观灵觉,即菩提”;以及“无著得道”:“不为情欲所惑,不为众邪所娆,精进无为”;进而阐明中道要义:“处中得道”“清净安乐”;
最后则归结于佛法的根本真理:“生即有灭”以及“达世如幻”。通过有生有灭如幻如化的相对真理,而达到真实不虚、如如不动,乃至动静一体的大乘绝对真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