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香港电影很少,没有明星?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以前香港电影很赚钱,现在不行了。

从《无间道》开始,香港就没有高质量的作品,因为它的主要市场是台湾省、日韩、东南亚和中国大陆。香港几百万人的市场,养不起电影产业。随着美国大片的入侵,原有市场基本被占领。再加上内地经济快速发展,香港电影人才北移,导致香港电影没落。此外,内地电影水平的提高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香港目前没有邵氏和嘉禾制作中心,也就是说没有电影制片厂。有点像大陆。以前很多老片场已经不再有演员老死不相往来,但好在留下了很多经典佳作。香港也是如此。那些拍电影的年轻女性都老了,这些年有些已经去世了。剩下的都来大陆拍戏了。现在电影行业不景气,很少有个人能拍出好片子,也没人能拍出什么垃圾。拍电影很浪费时间,但是导演不行,演员也不行。找些小品,相声演员,小品不说拍个片子,借此赚钱,拍些没人会看的有名气的片子。

因为已经没落了。

不谈政审和制度。1980~1995香港电影辉煌的时候不也有这些吗?

第一,香港电影死于抄袭和恶意竞争。

第二,香港电影死于全球化。

第三,香港电影死于人才的凋零。

在辉煌时期,香港肩负着特殊的地位,形成了联系内地与西方的窗口。因此,从1970年代开始,香港电影开始崭露头角,比如以李小龙为代表的功夫片。

80年代初,洪金宝创作了一部魔幻功夫片;

林正英的僵尸领袖:

甚至陈晓东的鬼魂:

吴宇森的英雄本色:

与此同时,香港黑社会大量渗入电影圈,绑架演员、压榨控制电影片酬、洗钱等行为极为猖獗,严重威胁到演员和制片方的利益。6月65438+10月65438+10月05日,香港电影演员、导演等300多人公开游行,抗议黑社会的暴行。

陈欣健·李修贤是组织者:

以前香港电影有大量的黑社会资金,现在黑社会资金来源被切断了,台湾省所谓的十部大片进入,演了一个电影制作体系。

什么是一朵花?

台湾省电影人想赚钱。他们只看电影里的几个大牌明星。以前香港明星的片酬都比较合适。一个大明星配了几部普通的二线三线片。总工资才三四百万,导演还能构造剧情。

从那以后,明星片酬暴涨。不管是一线还是二线,导演只能用更多的钱去找更多的明星。现在,片酬超过2000万。负面影响是电影拍摄实际投入锐减,剧本粗糙重复,相当于只卖大明星的脸。

邹文怀,港片的国际先驱;

与此同时,电影火热,更多的电影院出现。

1980时期,香港约有50家电影院。最多时达到6家电影院150,恶性竞争出现在本已狭窄的香港电影市场。

潘迪生:

以前电影院少,上映质量可以保证。粗制滥造的片子只能卖录像带,成本靠去东南亚和台湾省市场收回。现在电影院多了,大量原本排不上号的粗制滥造的电影在恶性竞争下可以公开上映,观众就会被忽悠,后果就是电影的口碑下降。电影收入减少,只能继续减少投入,增加软广告,质量越来越差。

这时候好莱坞有两部代表性的电影进入香港,所以后来有人说香港电影是1993(侏罗纪)败,1997(泰坦尼克)死。

台湾省电影人退出,东南亚经济危机重创亚洲市场。大家都在谨慎投资电影。而香港本地的两家电视台根本无法养活原来的9万电影从业者,只能分流,少数留守,部分去台湾省和大陆,部分转行。

香港电影从巅峰时期的1992开始迅速下滑。

没有好莱坞的大量投入和数字化,就没有当地的市场支持,甚至员工流失。

因为香港的电影大部分都是打砸抢和黑社会,多少年来在香港电影的影响下,内地出现了多少个黑社会。影视媒体的影响力影响了社会的发展方向。香港的喜剧还是很好看的,内地电影至今也无法超越。

改革前,香港是内地的窗口。这么多年过去了,一个小小的香港不可能不被大陆湮灭。

原因很简单。像项、刘、程、周、洪这样的大明星已经完全控制了香港的娱乐圈。这些人玩不下去了,也不想失去影响力,所以根本不想赢新人。所以几十年过去了,香港娱乐圈还是这些老面孔。他们怎么能带着什么好作品出去呢?

香港文化衰落了。

在中国,因为文革,老百姓的文化生活单调,对香港武侠片有着强烈的需求,带来了视觉和心理上的刺激。现在人民的文化需求多元化,武侠片的分量轻了。欧美日韩电影占据了相当大的市场。文化上,香港不再是窗口,只是金融和转口贸易。

以前香港的成衣危害也很大,现在没有了。

最可悲的是香港创新动力严重不足,内斗内耗。经济上,几大家族垄断房地产和商业,大部分平民面对高房价束手无策。阶层固化,利益格局成熟,港人优越感逐渐下降。

没有产业支撑,巨星没有土壤。

片尾字幕:“随着城市沉睡在黑暗中,我们是否忘记了辉煌的过去?”我不知道现在是晚上..."

作为亚洲的金融中心,近年来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后遗症在香港越来越严重,城市压力过大导致社会问题增多。

在彭浩翔的电影中,展示了一个当代香港的恐怖寓言:如果你想在这个疯狂的楼市中生活,你必须变得更加疯狂。

人们被社会现实逼疯了。主角郑的连环杀人案是有形的杀人,而楼市的暴涨和业主的哄抬是无形的杀人。

《极客彭浩翔》用B级电影的套路发泄了房奴们的愤怒,却在思想上反映了个人在楼价飙升大潮中的彷徨与无奈。

维多利亚一世:一个疯狂的城市要想生存,就必须变得比它更疯狂。

这座城市正在变老,

这个地方的规则和秩序被抛弃了,

这个时代的历史正在消亡,就像记忆中的香港电影...

编辑于2016-10-11版权归作者所有。

同意275

评论

悉尼卡尔顿

先说结论:

作为一个特殊的文化概念,“香港电影”的概念已经死亡。基本上是对历史的回顾和总结,基本上没有大的更新。概念期限没有明确的边界。在我看来,9-7只能算是一个ICU,更多的是“因”而不是“因”。《无间道》系列可以算是“香港电影”概念的最后挽歌。关于这一点,我是(如何评价无间道三部曲?)详细阐述。

这个概念的死亡并不意味着它不再制作电影,或者说它在电影界的地位不重要。经过这么多年的积累,背后依然是庞大的娱乐产业,香港依然是电影重镇。尽管香港电影人仍将在中国电影中占据一席之地,但以杜琪峰为首的银河、许鞍华和林超贤等导演仍保持着强大的创造力,不时推出优秀作品。但这些都无法挽救香港电影概念的死亡。为什么?慢慢听我说。

在旧时代,中国的电影之都应该是上海,但得益于内地的变化,就像纳粹的肆虐导致欧洲艺术家逃往北美一样,很多电影人也去了香港。除了人才,更多的是资本,这让香港部分继承了老上海电影业的衣钵。香港虽然由港英政府统治,但相对自由比长期以来海峡两岸的政权都要宽松。这些都促使了香港电影业的崛起。

后来,我们看到了肖的扩张。肖氏家族虽有大业,但也有无数明星。其实邵氏拍戏更省钱,跟这种烧钱没法比。首先,那些明星演员和导演都是邵氏员工,靠工资生活。你在人前再漂亮,邵跑来跑去也没办法给你一分钱。你牛逼,你可以走,但是出了萧不容易,还有人回来,比如李翰祥,整天抱怨老板小气。而且邵氏是行业内的垂直垄断企业,抓片场和电影院能省不少钱,有片场和拍摄场地和布景,有电影院和全行业联动是我的。再加上当时观众对视觉工艺的要求还不是特别高,所以邵氏那些成本很低,现在看起来“粗制滥造”的电影还是有市场的。就算票房比较低又有什么关系,成本这么低,回本压力也小很多。而且港片当时在东南亚市场还是相当受欢迎的,有一个当地的港口作为基地,在其他地方销售还是比较容易的。

那么为什么香港电影在东南亚有市场呢?流行文化的封闭性是一个方面。这还是要回到前面说的香港的相对自由。再加上高度的商业化,香港人在拍戏时不会有海峡两岸郑智的包袱,而是会主动地、有目的地为市民的口味去发掘娱乐。以肖的电影为例。以后王晶和周星驰的废话就没有下限了。呵呵,看看萧的武侠片,你就知道什么叫豁达干净了。这种以模糊、飘忽的道德标准为底线,在界限内肆无忌惮的“勇气”,是其他当事人无法企及的。这种口味取向也为以后埋下了伏笔。

也许很多港片的影迷提出邵氏才是正宗的港片,但我是在八九十年代的港片中长大的,所以八九十年代的港片在我眼里可能地位更高。为什么?这里要提的是香港电影的新浪潮。肖氏虽然称霸多年,但依然是高度功利的商业导向,规模化运营更是卡在指标上。所以,虽然不能说邵氏对香港电影拍摄语言的创新没有贡献,但与其江湖地位相比,贡献相对有限。香港电影新浪潮可以看作是一批年轻电影人带来的香港电影语言的狂飙突进。谭家明、许鞍华、徐克等电影作家以突破的姿态在电影形式和内容上下了很大功夫。这一次的sturm und drang不仅仅是艺术性的,还普及了当时一些前卫的手法和内容,让香港电影更加肆无忌惮。如前所述,虽然邵氏的电影都演得很努力,但邵氏的三观依然保守传统,电影拍摄方式也相对保守。经过新浪潮的冲击,香港的电影拍摄越来越高,内容越来越挑战传统底线。(对了,我觉得徐克的蝶变一般,但是第一种危险真的不错,手法精神刺激,而且高。)先看了八九十年代的港片,再看老邵,最后补了点新浪潮的课。中间新浪潮带来的审美变化是显而易见的,这也导致了观众观看口味的变化。伴随新浪潮而来的不仅仅是电影形式和内容的变化,还有市场竞争的加剧。肖氏作为一个老牌工作室,在这个《狂飙突进》中算是比较成功的。本来,与邹文怀和何冠昌分开的嘉禾,几乎可以分庭抗礼。80年代后,一堆其他公司崛起,但Shaw依然坚持工作室产品。作品的质量和新颖度明显不如这些新贵。

在这场激烈的竞争中,涌现出了一大批中小公司,融资和拍片方式更加灵活,内容更加不拘一格。香港电影在亚太市场真的达到了巅峰。到这个时候,“香港电影”这个动态概念才慢慢定型。我总结一下,大致有几个特点:

首先,香港电影人投资或专注香港制作团队是不言而喻的。

其次是以香港市民的文化口味为主,融合了英国欧美中产文化、广东本土文化和香港本土民俗文化,也一定程度上继承了4-9之前的上海市民文化,呈现出一种混杂的状态。

第三,追求商业利益是最终目的。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底线可以无限降低。

这里“降低”的意思是中性的。一方面可以在品味上无限低俗。比如有一个阶段,每一部邵氏电影,不管有没有必要,都必须有一面裸体镜子。如果这不是不能接受的话,我们也可以和好莱坞做一个对比,好莱坞也是对商业利益的狂热追求。在美国的清教传统下,《叉烧包》和《黑老鼠的秘密档案》中对儿童残忍的直接表现,无论如何都不会出现在主流电影中。不过港片对此比较宽容。

反过来说,这种“降低”可以理解为:为了赢得最大的娱乐效果,香港电影可以充满奇招,无名山村的食人族可以cosplay林肯,流氓的亲生父亲也可以是苗董事长……...这些固然会引起争议,但也让香港电影展现出无与伦比的创作活力。后面常说的“无厘头”,就是对这种风格的局部概括。

第四,一切都是狂欢,如果不是喜剧,至少会有喜剧的因素。现阶段的香港电影,即使是很悲情的故事,比如1989年的孤海,1994年的热雨,也不乏社会反思和道德忠告。即便如此,影片中仍不乏“查乳腺癌和舌癌”、“把胸罩反戴”等段子。所有的场景,只要导演愿意,只需要一秒钟,全部变成喜剧。这对我影响很大。

第五,这是波德维尔提到的,原话记不清了。大意是,即使香港电影处于高量产的状态,平均来说,这些电影也不是完全烂。如果你仔细看每一部电影,你会在技术或内容方面有一些想法,但由于仓促,整体制作会很粗糙。所以香港电影往往呈现出一种句子好,精彩章节少的状态。

这种说法可以理解为急功近利,也可以从积极的意义上理解:港片的主创人员很少是高校出身,大部分只接受过速成训练,甚至速成训练,没有经历过直接在片场训练。虽然来自这样背景的演员很少能提出任何理论,但他们的手工非常熟练,有些人混得很好,他们的大脑非常灵活,他们可以想出一些不可思议的技巧。所以虽然速度快,但是一切都挺像的,甚至还有一些亮点在里面。

这五点大致是我对“香港电影”在艺术呈现上的定义,其成因可以从我前面提到的大语境中看出。

那么,香港电影是如何衰落的呢?为什么衰落了?

有人说偷工减料太多,有人说帮派控制,有人说九七回归,有人说大经济环境不好...这一切都说得通。

总而言之,时代变了。

事实上,当我们回顾其成功的过程时,我们可以看到香港电影的成功是多种原因的产物。

好在站在两岸之外,郑智没有太大的压力和负担,吸纳了人才和资金。

当地文化和郑智氛围轻松,有很强的追求商业的意识。

但在90年代中后期,一切都变了。

1.电影一般制作成本的增加,不能单靠本土市场支撑,而内地市场尚未形成,更谈不上开放。

2.粗制滥造太多导致胶片淤积,导致资金回笼问题。当地经济不景气,台湾省电影制片商也在撤资,缺乏资金主。

3.周边的重要电影市场,如韩国,自身电影产业发展迅速,也纷纷设立国产电影保护。

4,自己的电影人才抓住机会早走,但是明星断了,青黄不接,周润发,成龙,李连杰(这个算出口转内销)都加盟好莱坞,可以填补空缺。

5.以上原因导致的影片数量的下降,直接导致了片场原有的师徒传承制度实际上的破产——师傅自己都吃不饱,所以带来了全能人才。别的不说,你在香港见过多少新面孔,前世界最强电影后武侠导演?

香港电影人不能混吃等死。每个人都试图拯救市场。这就是无间道产生的原因。但是你可以从这个系列里看到,电影是很好的,但是原来的“香港电影”在这个系列里基本上已经消失了。而且它的系列是成功的,但并没有拯救香港电影,只是带来了短暂的跟风——所有的题材和拍摄形式都是跟风。虽然有一些作品可以看,但没有一部能达到《无间道》的成功,而且在这个过程中,香港电影的特色基本丧失了。

香港电影人呢?他们的眼睛盯着北方,中国大陆,一个逐渐开放和出现的新市场。20世纪90年代的合拍只是部分试验。此时,香港电影人已经成批涌入内地。有一个笑话说,一个朋友去看文隽,一个香港编剧碰巧在找文章。编剧问他:文森特,导演协会已经开了普通话培训班了。作协什么时候也办一个?文隽有点尴尬,敷衍了几句就把编剧打发走了。不像90年代香港人来内地排片,时代不同了。大陆人不再是可怜的表亲了。土壤可能还是土壤,但很穷——至少对金主来说,一点也不穷。

一大批香港电影人在内地获得了工作机会。我想在这里强调一下,这并不是说内地是香港电影人的救世主,实际上是一个工作机会。毕竟,中国大陆没有足够熟悉商业电影拍摄的人才。这时候就需要有很多经验的香港人参与进来。即使允许香港人交易,也不是没有成本的。想在内地拍电影,在内地上映,就得面对苛刻的内地% & amp;(大家都知道)。更何况香港人的口味和内地观众有很大不同。他们不在最佳创作状态,在高度限制下工作。你觉得这种状态下拍出来的作品还能叫“香港电影”吗?

更何况大陆电影人也在慢慢的自己成长。渐渐地,投资人发现,与其让香港人拍,不如试试内地导演,他们可能更懂内地人的口味。从电影的艺术层面来说,很难说对错,但从商业成就来看,香港人的“优点”正在逐渐消失。甚至一些成功的著名导演,比如陈可辛,也是从《如果爱》和《拍档中国》开始,第一次真正在商业和口碑上赢得了内地的认可。陈可辛是一位有着强烈文化认同和多元血统的作家,他长期以来一直倡导“亚洲电影”的概念。你觉得别人会好很多吗?

虽然中国大陆电影业存在诸多问题,“香港电影”的概念已经逐渐消亡,但标志着中国大陆、香港、台湾省乃至东南亚华人作家更大融合的“中国电影”概念却在近年逐渐形成。香港仍然是一个电影重镇,仍然有杜琪峰、许鞍华等作家,也不时涌现出一些新人,但这些成绩已经是“中国电影”的成绩。无论从地域人才的参与度,还是电影内容的贴近度,呈现的差异都是电影作者的差异,而不是地域文化观念的差异。

说走了很难过,但只要有一大批热爱电影的人,还时不时出好作品,你会在乎是“香港电影”还是“中国电影”吗?

本文纯属“印象派”,本人也不是香港电影研究者,只是一个香港电影迷。想写哪里就写哪里,可以抛砖引玉。笑,笑~

我喜欢香港老区的艺术家。他们敬业自律,不像内地有些人有点自以为是,有些人唱一两首歌就觉得自己是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