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影视产业现状
《生死谍战》的成功让韩国民众对本土大片的信心提升到了一个高点。2004年,姜帝圭导演的另一部电影《太极旗》再次打破纪录,获得5600万美元的票房。
在过去的几年里,韩国电影取得了惊人的增长,“韩流”风靡全球。北京电影学院教授甄妮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韩国现在已经发展成为真正的电影产业强国。
甄妮教授说,韩国政府对电影业的发展给予了经济和政策支持。从早期对国内大型非电影企业和集团的鼓励,如现代和三星,到对中小企业的投资和对独立电影人的鼓励,韩国电影人获得资金的渠道很多。金大中总统在任时废除了电影审查法,这为韩国电影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韩国电影走的是典型的商业路线。通过投资方、观众、制片方、发行方和影院之间的反复沟通,一批高票房价值的电影被制作出来。
“韩国电影一般描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和典型对象’,没有多余的杂质,构思新颖,取材巧妙,同时给人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从事媒体工作的张万一是韩国电影的忠实支持者。
甄妮教授表示,目前韩国电影的一个明显特点是导演数量多、变化快,为电影业注入了新的活力。随之而来的制度现象是“独立电影人制度”,中小型电影制作公司如雨后春笋般遍地开花。中小公司繁荣背后的一个重要支撑因素是融资渠道的多元化。
倪教授说,亚洲金融危机后,韩国电影投资找到了许多新的出路。特别是人民群众吸收资金的能力大大增强,中小企业和风险投资热情高涨。统计数据显示,韩国每年约有60部电影由约30家本土电影制作公司投入制作。早期,这些制作人大多通过出售发行权和版权获得投资。之后,他们主动投资一些风险投资和大型企业,或向银行贷款和抵押版权融资。最近两三年,甚至出现了通过互联网筹集社会资金的案例。例如,非常成功的电影《我的妻子是老大哥》通过互联网融资筹集了280万美元。这种大胆而积极的融资方式极大地活跃了制作机制,促进了国民的电影参与意识。
与此同时,韩国政府还及时开设了韩国电影委员会(KOFIC)等多家投资基金管理机构,为投资电影的各种规模的风险投资基金提供系统、专业的指导、管理和服务。这些资金为韩国电影业的发展创造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据了解,目前各渠道电影投资资金总额超过654.38+0.5亿美元。雄厚的资金使韩国电影能够引进好莱坞的先进制作技术,同时极大地促进了韩国电影院的建设。
现在,韩国电影融资出现了一个新趋势,即最受欢迎的IPO——目前——在证券市场上市和融资。姜帝圭的电影制作公司最近在首尔的戈斯塔克市场上市,为他的下一部电影筹集资金。
相比之下,在融资方面,中国电影产业起步稍晚。在1995之前,只有16国有电影制片厂有权制作电影。虽然近年来政策逐步开放,但电影市场不规范,投资回报率低,因此制片人融资拍摄相对困难。社会资本和民间资本进入明显不足,融资方式较为单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