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的结果是什么
城市化的结果会导致城市用地面积扩大。
城市化也称之为城镇化。
在城镇化进程中,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提高,城镇用地面积不断扩大,劳动力逐步从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转移。 当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增加时,农村人口逐渐减少。
一、城市化定义:
城市化又称城市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社会,由以农业为主的传统农村社会,逐渐转变为以工业(第二产业)、服务业等非农产业为主的现代城市社会的历史过程。 工业(第三产业)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产业结构的调整。
二、城市化特点:
一、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不断上升;
2、在产业结构中,农业、工业等产业的比重相互波动变化;
3、城市化水平与人均GDP的增长成正比;
4、城镇化水平高不仅是二三产业发展的基础,也是农业现代化的结果。
城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阶段,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产物。
城市化程度高的国家不一定是发达国家,但发达国家肯定已经达到了城市化水平,城市化水平非常高。
加快城镇化发展可以极大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改善人民生活、增强国力,但过度城镇化和快速城镇化将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不是我们要城市化,而是因为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中出现了城市化。 我们人类开始了解这种现象,开始研究城市化的成因。
最后,城市化的发展源于人类的需要,而城市化的出现也是人类发展的结果。
城市化的三个阶段:
1、初期: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不到30%。 现阶段农村人口占绝对优势,生产力水平低,工业提供的就业机会有限,农村剩余劳动力释放缓慢。
2、中期阶段: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30%~70%。 城镇化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城市人口可以超过50%,然后在短时间内上升到70%左右。
3、后期: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70%以上,也成为城镇化的稳定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