仪仗队佩用仪仗指挥刀的配备过程是什么样的?

1992年初,中央军委决定,生产一把中国人民解放军陆海空三军仪仗队的指挥刀。不少厂家有意承担此项任务,但在质量要求高、工艺要求新、研制经费高等实际的问题面前,最终打了退堂鼓。一个偶然的机会,黄韶麟等工程师见到了沈从岐制作的“龙泉宝剑”,抱着试一试的心情,与沈从岐谈起了三军仪仗队指挥刀的制作事宜。沈从岐凭着一种对党和国家的热爱,对人民军队的眷恋,以及他身上那股不怕困难的精神,毅然接受了这一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为了描绘刀的设计图案,沈从岐查看了军事博物馆各国的指挥刀,美国的、日本的、英国的、泰国的、法国的等等。沈从岐当时想到:它必须是国家的象征,军队的象征,人民的象征。于是,长城、龙、凤、和平鸽在他脑中有了印象。有了设计图案,接下来便是刀的制作材料问题。沈从岐为了了解刀制工艺技术,他跑遍了北京、上海、福州、杭州等兄弟厂家,分析了各种材料的性能及制作情况等。第一把指挥刀终于在1992年7月诞生了。

在送军委领导和有关专家严格审议后得出的结论却是:“龙缺腾劲,凤缺舞姿,不能充分体现人民解放军威武之师的形象。”沈从岐毫不气馁,又夜以继日地研究起来。送审后,又未通过;重新设计制造,再送审,又未通过。推翻再修改制造……第十次,为了使专家满意,沈从岐一次性制作了10把指挥刀,从浙江省庆元县再次送到北京。

经国家有关领导、军委首长和军事科学院高级专家的审议,终于通过中山宝剑厂生产的仪仗宝刀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海空三军仪仗队指挥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