荠菜是什么菜?
荠(学名:Capsella bursa-pastoris (Linn.) Medic.)是十字花科、荠属植物。别名
荠菜、菱角菜、地米菜、芥。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高可达50厘米,茎直立,基生叶丛生呈莲座状,叶柄长5-40毫米,茎生叶窄披针形或披针形,总状花序顶生及腋生,萼片长圆形,花瓣白色,花果期4-6月。
荠菜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富含蛋白质、糖类、生物碱、纤维素、矿物质等多种营养成分,以及人体所需要的多种氨基酸,如谷氨酸(2.74克/千克)、天冬氨酸(2.39克/千克)等,其中人体必需氨基酸含量占总氨基酸含量的45.21%;另外,含有原儿茶酸、柠檬酸等多种有机酸,以钙盐、钾盐及钠盐形式存在的荠菜酸、苹果酸、枸橼酸、对氨基苯磺酸、延胡索酸;蔗糖、乳糖等多种糖类物质;布枯苷等多种含黄酮类物质;还含胆碱、乙酰胆碱、酪胺、马钱子碱等。
荠菜历来是药食同源的蔬菜,有民谚“三月三,荠菜当灵丹”。《本草纲目》释名为护生草,甘、温、无毒。荠菜花最早载于《备急千金要方》,历代本草有所论述。药理证实有兴奋子宫、气管与小肠平滑肌,缩短出血时间,扩张冠状动脉,降压,利尿,退热,抗应激性溃疡等作用。荠菜是“菜中甘草”,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促进肠道健康的同时,又有健胃消食、明目降压等功效;其所含的登皮甙不仅能消炎抗菌,还能抗病毒、预防冻伤,对糖尿病和白内障病人也有疗效。《名医别录》记载“主利肝气,和中”。《日用本草》载“凉肝明目”。《本草纲目》记载“明目,益胃”。中医实践证明,其对痢疾、水肿、淋病、乳糜尿、吐血、便血、血崩、月经过多、目赤肿疼等有一定疗效。现代科学研究也证明,荠菜酸确能缩短出血凝血的时间,有良好的止血作用。荠菜对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有抑制作用。荠菜总黄酮具有较强的抗炎作用,是荠菜的主要抗炎成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