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刘天华在白色恐怖下为什么会创造出欢快明朗风格的二胡独奏《良宵》

“良”是美好,“宵”是夜晚,“良宵”就是美好的夜晚。“良辰美景”就是美好的时光、宜人的景色。此曲就是在这种“良辰美景”的纷围下,刘天华与学生们守岁时即兴创作的。按我国传统的习俗,每当除夕夜晚大家欢聚在一起,高高兴兴地等候农历新年首日的到来,以表示除旧迎新,大地春回,欣欣向荣的心态。可以想象屋外是天色清冷,银装素裹,屋内是温暖如春、灯火通明,不时又传来锣鼓喧天与爆竹闪响之声。真可谓良辰美景之时,人们的心情是多么的愉快。那晚,刘天华邀请一些因经济困难等原因留校度寒假的学生,到他的东城亮果厂西口外东沿河家中过节。此时,刘天华的心情特别地舒畅,一是因为他与同仁们刚成立了“国乐改进社”,刊行了《音乐杂志》;二是得知去年底(1927年11月27日)我国有史以来唯一的“国立音乐院”在上海成立。于是,他也想在北平成立“国立北平音乐学院”,因而乘着除夕约请同学们一聚,***同瞻望音乐艺术教育事业的美好前景。在这种愉悦欢欣的心情下,一首精致的、歌唱性很强的二胡小品就此产生了。

二胡曲《良宵》是我国近现代著名音乐家刘天华作于1928年1月22日除夕。此曲的正名叫《除夕小唱》,又名《良宵》。其实,此曲写好后刘天华并没有定曲名,而是数日后从学生们所起曲名中挑选了《除夕小唱》一名。但是,后来人们往往以《良宵》为正名,这是因为前者似乎太过于偏重叙事,而后者不仅符合当时写作的情景,而且也更为艺术化些。“良”是美好,“宵”是夜晚,“良宵”就是美好的夜晚。“良辰美景”就是美好的时光、宜人的景色。此曲就是在这种“良辰美景”的纷围下,刘天华与学生们守岁时即兴创作的。按我国传统的习俗,每当除夕夜晚大家欢聚在一起,高高兴兴地等候农历新年首日的到来,以表示除旧迎新,大地春回,欣欣向荣的心态。可以想象屋外是天色清冷,银装素裹,屋内是温暖如春、灯火通明,不时又传来锣鼓喧天与爆竹闪响之声。真可谓良辰美景之时,人们的心情是多么的愉快。那晚,刘天华邀请一些因经济困难等原因留校度寒假的学生,到他的东城亮果厂西口外东沿河家中过节。此时,刘天华的心情特别地舒畅,一是因为他与同仁们刚成立了“国乐改进社”,刊行了《音乐杂志》;二是得知去年底(1927年11月27日)我国有史以来唯一的“国立音乐院”在上海成立。于是,他也想在北平成立“国立北平音乐学院”,因而乘着除夕约请同学们一聚,***同瞻望音乐艺术教育事业的美好前景。在这种愉悦欢欣的心情下,一首精致的、歌唱性很强的二胡小品就此产生了。据学生金式斌在《一个愉快的晚上》文中,描述了那晚乐曲产生的经过:“墙外的鞭爆声,室内明亮如昼的灯光,主人和客人的微醺,使得烘托这一佳节的气氛也愈加浓厚。……经过了几段随意的演奏,又靠着科学的制造品听了几节名家的名曲,刘先生突然说:我好久没有作谱了,我想在今天做一个小小的二胡谱,做今天快乐的纪念。…… 于是,刘先生一面拉,一面把它写下来。写到一半的时候,中间有一点停顿,我们几个人先试着练习,等到已经会拉以后,就毫不客气地催着刘先生把它续完。就在这样催逼的仓忙下面,这个曲谱于是完全产生。”(原载《音乐杂志》第一卷第二号)。他们听的唱片有舒曼的小提琴曲《梦幻曲》,中国广东音乐曲《汉宫秋月》等。刘是否一时受到了这些乐曲的启发,而若有所思地即兴创作起来我们不得而知。但是,可以肯定地说,看似此曲是刘天华的即兴之作,而其背后却有着多么深厚的民族音乐与西洋音乐知识技巧的根底与结累。这种长期的结累与先生天生的聪颖、灵感结合起来,才可能有这样天才作品的产生。

《良宵》是刘天华创作十首二胡曲中唯一的一首即兴之作,也是写得最快,篇幅最为短小,演奏最易上手的一首。故称为“小唱”也不为过,它真实反映了作者一时真情的流露,故而一蹴而就完成了全曲。乐曲以最具中国音乐特色的五声音阶开始,非常地民族化又十分地通俗:3 5 6 1 2为第1乐句,第2句扩充了3拍:后,对第1句旋律稍作加花变奏:。第3句分为两个乐节,第1乐节是第2句扩充3拍旋律的重复:。然后,去头:后再重复:,紧缩加花:,再把紧缩成:,这样,就完成了乐曲的第1段。看来作者运用的是比较传统的扩充、紧缩、加头、去头等手法,从而形成乐曲的呈示部分。这一部分的情感总体上是较平稳的,而第二部分的旋律就显得一波三折、连绵起伏了。先是旋律迂回在低音区后音域向上扩展,达到了第二把的最高音:,然后,旋律稍迂回下行后再高八度反复上行:,接着是较为长大的波浪型的下降旋律:,并有所扩展而达到最低音:。上述段落的乐句看似由分句组成,但是,又是很连贯而一气呵成的。紧接着又是在第二把位上变化反复:然后跃入第三把的最高音,音乐也达到了最高潮:后面又运用了向下乐逗音型的模进:而进入最低音,似乎心潮起伏后渐渐又恢复了平静。在经过句作了调整以后,再一次出现了一波三折的长大乐句。首先,是处于第三把位的高音区上:,然后,伴随着旋律的渐层下降达到第一把位,但落于2音上,说明并没有完全收束:。接着,运用了切分节奏音翻高八度,再次把旋律拉到第二把位上后,才进入第一把位最低的内空弦音: ,再稍作渐慢迂回,最后运用内空弦高八度的泛音结束全曲,给人以无限的舒坦感与遐想感。从作者情感上分析,运用这种一波三折、高低错落的长大乐句,充分反映了作者“心潮逐浪高”的心态。从乐句上看,由最低音上升高挑后,通常又下行迂回到最低音。有时达到第二把位中高音区,有时达到第三把位高音区。总之,乐句有长有短、有分有合,很随意地自由引伸发挥。说明作者的心情总体上是平静而舒坦的,但在平静中又时时显得思绪万千、联想翩翩,故而有向上翻高旋律的展现与冲动,但最终还是在恬适之中归于平静。从结构上讲,作者虽然吸收了西洋单二部再现曲式的结构,但是并不很明显而突出。相反,运用了传统以乐句自由扩充为主要手段,以及旋律核心音调贯穿等手法,使乐思不断得到波浪型的发展与升华。旋律连绵起伏、层次分明,与呼吸也配合得非常的好,故有长大而连贯的一气呵成之感,听来使人十分的顺畅、舒坦而亲切。其实,乐曲的乐句停顿与切分节奏运用,都不是西洋乐句的样式,而是有着我国词曲音乐,尤其是唱腔乐句结构的特征。这种中西乐曲结构与手法的结合,达到了天衣无缝、自然熨贴的地步。毫无牵强雕凿之感,真可谓是神来之笔。从乐曲音域上讲,大量运用了第二、三把位是作者对二胡技艺的创新。刘在《〈月夜〉及〈除夜小唱〉说明》中曾说:“胡琴上有所谓〈三把〉演奏法,为时尚未久,大约从三弦、琵琶等乐器上脱化而来的。”刘早在1917年就向当时的国乐大师,被称为“三把头大王”的周少梅学过二胡、琵琶。而且也熟悉和学过小提琴,所以在他的二胡创作与演奏中运用三把位是十分自然的事,也是他锐意改革与创新的表现。而且,刘还认为“胡琴上分为三把,是很不精密的,并且不能尽其所长。我以为可以分七把,多则十二把。”这种看法实际上就是借鉴与吸收了小提琴的二度把位概念,而三把则是我国传统各乐器上广泛运用的四、五度把位概念。刘能引进西洋提琴上的二度把位系统,对民族乐器的演奏突破是有深远影响的。在此曲中我们可以发现,刘所写作的三把位旋律演奏起来极其自然,非常舒坦没有生搬硬套的痕迹。从演奏上讲,连绵起伏的旋律需要功力深厚的长弓演奏技巧。运弓需饱满、平稳,不温不火,随着旋律的高低起伏与力度强弱而能收放自如。左指的打音也需清晰而富于弹性,滑音更要注意软硬劲的结合,这样才能准确地来表现乐曲的内容。这里,特别应该指出的是,刘的大跨度的滑音与他学习过传统的“三弦拉戏”有很大的关系。很难想象在当时的旧中国,像刘天华那样一个人既能演奏不登大雅之堂的二胡、大擂(三弦拉戏)等民族乐器,又能演奏西洋乐器之王的小提琴与钢琴。刘天华确实是中西乐器不挡的第一人,这是需要多么远大的战略眼光和音乐抱负。而在战术上他又极重视民间音乐的收集工作,广泛吸取民间音乐的养料。他学习西洋音乐的宗旨与目的是十分明确的,那就是“促吾国音乐之改进”。从《良宵》这一短小的乐曲身上,已充分折射出这一思想的光芒。

今天,《良宵》已成为家喻户晓的二胡精品,1993年获得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颁发的“华人20世纪音乐经典作品奖”。说明它得到了广大听众与专家们的一致肯定。上海交响乐团著名指挥家黄贻钧曾把它改编成西洋弦乐合奏曲。在招待外国贵宾与友人的音乐会上,此曲经常被作为乐团演奏或加演曲目介绍给听众,这也是增强我国民族自信心的最好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