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忧从中来,不了断绝,啥意思

我久蓄于怀的忧愤哟,突然喷涌而出汇成长为河。

背景资料

建安十三年,曹操率大军南下,列阵长江,欲一举荡平孙刘势力。

大战前夕,酒宴众文武,饮至半夜,忽闻鸦声望南飞鸣而去。

曹操感此景而持槊歌此《短歌行》。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讌(又作“宴”),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此诗气格高远,感情丰富,是诗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诗中,诗人以感人的真诚和慷慨悲凉的情感咏叹了生命的忧患、生命的悲剧。以貌似颓放的意态来表达及时进取的精神,以放纵歌酒的行为来表现对人生哲理的严肃思考,以觥筹交错之景来抒发心忧天下和渴慕人才之情。全诗以感慨开始,继之以慷慨、沉吟,再继之以忧愁、开朗。一忧一喜,忽徐忽急,以如歌的行板倾诉了作者慷慨激昂的情怀。

从上下文可以看出,曹操忧虑的是难以招募到天下贤才。实现他一统天下的壮志雄心。重读三国就可以发现,曹操的性格是多重性格的复合体。在人前,他表现得非常权威,很有影响力,很有号召力,非常信任自己的属下以及朋友,但是在人后,就不是这样的了。比如,曹操当年献刀杀人未果而逃走时遇到自己的一位故人,在未了解真相的情况下将他全家灭门;在以后,比较典型的一次就是“梦中杀人”一说。这充分体现了曹公的多重性格。

在这一指导思想下,结合网友尘烟已久的意见,可以得出结论:曹操忧虑的是人才,以及周围属下的可信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