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年李宗仁归国,曾想要一个官职被毛主席拒绝,事后才知高明之处
1965年9月30日,下午七点,人民大会堂宴会厅内,一场庆祝祖国16周岁诞辰的招待会正隆重举行。与之前有所不同的是,这一年的招待会不仅邀请来了清朝末帝溥仪,就连前国民党代总统李宗仁也赫然在列。
末代皇帝和末代总统***同出席,一齐举杯庆祝新中国成立16周年,这一幕,堪称 历史 性的一幕。
在宴席中,在和李宗仁交谈时,毛主席很是亲切地说了这样一句话:“德邻先生,您可以好好把身体养好,之后就可以去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现在的中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了!”
这一句话,显然蕴含了多重含义。当时的李宗仁刚刚从美国返回大陆,毛主席这样说,也是为了让李宗仁好好感受一下,如今和平环境之下的大好河山;另一方面,在李宗仁回国之后,毛主席一直没有给其官职,而在其主动提出想要担任人大副委员时,毛主席也没同意,正好借助这次见面的机会,毛主席话里话外都是委婉地解释缘由,毕竟李宗仁已经年过古稀,如今好好保养身体才是首要的。
当时的李宗仁,只顾着为自己能够参加宴席激动,并未对毛主席说的这句话细想,只想着毛主席是在担心自己的身体。
直到宴席结束后,没几天,周总理亲自上门,解释毛主席没给李宗仁官职的原因时,李宗仁才恍然大悟,原来,毛主席当时的那句话竟有这层意味。
原来,早在李宗仁还未回到祖国大陆时,周总理就已专门向毛主席谈论了一下,李宗仁回国之后是否就职一事,当时毛主席经过深思熟虑之后,说了这样一番话,“毕竟宗仁先生之前是国民党的最高领导人,这回来之后,做了咱***产党的官,不就彻底断了和之前老部下的联系了?这样一来,其他工作就不好做咯。此外,宗仁先生已经70多岁高龄,此次回国本意就是归国养老,再让其担任职务,恐怕不妥,再加上其原先地位过高,担任任何职务都是屈才了。”
因此,在李宗仁主动提出担任人大常委时,毛主席并未同意。听了周总理解释的李宗仁,一扫之前的疑惑,内心很是坦然,心想,自己能够落叶归根已然是万幸,如今国家和平、人民幸福,自己的一生已经了然无憾。不得不说,毛主席此举实在是高明,在用人上面也是考虑的面面俱到。
一、叶落归根
“归国定居是李宗仁唯一的可行之路。”1965年2月3日,在中***中央调查部给毛主席的汇报中,这样一句话直接道明了在美国定居16年的李宗仁的现状。
正是这样一句话,令毛主席决定批准李宗仁回国。
同年6月份,得到中国大陆准允回国消息的李宗仁,按照周总理等人的计划,向美国政府提出申请,动身前往欧洲。彼时,美国并未得到任何李宗仁即将回国的消息,所以没有阻止李宗仁。
6月13日,在美国政府和国民党特务的眼皮子底下,李宗仁夫妇光明正大地坐上了前往欧洲的飞机。
此时,欧洲方面已经安排妥当,受周总理委托的程思远等人,已在欧洲等待多时。
然而,在李宗仁到达欧洲时,负责监视他的国民党特务也随之来到了欧洲。在见到程思远等人后,李宗仁便整天整夜激动地睡不着觉,期待着早日回国。
李宗仁一反常态的行为,很快就引起了国民党特务的注意。最终,李宗仁意欲返回大陆的消息还是不慎被透露出去,随即就被国民党特务传回了台湾。
“好你个李宗仁!”得知此事的蒋介石,当即勃然大怒,破口骂道,并立即下了命令,不惜一切代价也要阻止李宗仁投奔大陆。
然而,此时中国大陆已经做好了万全准备,决不会给国民党任何破坏机会。因此,直到7月18日,李宗仁乘坐飞机抵达大陆时,国民党都未能阻止李宗仁回国。
“李宗仁所乘飞机已平安进入我国境内。”1956年7月18日上午,左等右等,终于等来这条报平安消息的周总理,总算能把吊起的心放到肚子里。
挂掉电话后,一夜未睡的周总理并没有休息,而是起身洗漱、穿衣,准备动身前往上海虹桥机场,亲自迎接李宗仁回国。
上午11点,李宗仁乘坐的波音720客机抵达虹桥机场。从踏出机舱的那一刻起,李宗仁才终于放下心来。幻想过无数次的归国画面,终于在现实中实现了。
二、是非功过
“李宗仁有着最大的两件功劳,第一个当属台儿庄战役,而另一个那就是回国,支持全国统一。”周总理在后来评价李宗仁的是非功过时曾这样说过。
说起李宗仁,人们首先想到的便是,著名的台儿庄战役,这场战役不仅打出了中国人的血性,更是打出了中国人的尊严。
1937年10月,在抗日战争爆发之时,调任到徐州的李宗仁,满脑子想的都是打日本鬼子,为了能够打得日本鬼子心服口服,李宗仁硬生生把自己辛辛苦苦、一手培养的部队安排到最难打的战区。
“别管那么多!哪里难打,你们就往哪去!”,话糙理不糙,李宗仁的血性是有目***睹的。因此,在当时不管是不是李宗仁培养的部队,他们都是很愿意听从李宗仁的指挥的。
整整40多个团的兵力,愣是被李宗仁给调集到了台儿庄,而李宗仁更是带领着他们创造了一场极为辉煌的战役——台儿庄战役。
这一战,在李宗仁的指挥下,歼灭日军人数高达一万余人,是抗日战争爆发以来,中国军队正面对抗日军打赢的第一仗,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国人抗击日军的信心。
“打内战,败不足为耻,胜不以为荣。打日军就一样了,打好了,那就是名垂青史,千古留名。”正如李宗仁所说的这句话,在日本侵略者被赶出中国之后,身为国民党的李宗仁对于内战一事始终保持中立,对于国***两党,他个人是极为支持和谈的。
因此,在国***两党爆发三大战役,蒋介石一再吃亏,嫡系部队所剩无几之时,李宗仁趁机逼迫蒋介石下台,成为中华民国的代总统,并随之亲自主持与中***一方的和谈事宜。
遗憾的是,担任总统多年的蒋介石,自然是不会罢手的。自从李宗仁成为代总统后,蒋介石没有放过任何扳倒李宗仁的机会,导致李宗仁面临着,手下无兵且没有实权的尴尬局面。
结果可想而知,国***和谈以失败告终。南京被攻破,李宗仁落荒而逃,在蒋介石的各种小动作下,李宗仁的桂系部队尽数被缴。心灰意冷的李宗仁,此时彻底失望透顶,带着妻子满心遗憾飞往了美国。
三、雄霸一方
实际上,一生将辉煌与落寞经历了个遍的李宗仁,也是个穷苦出身的苦小子。
1891年8月13日,广西省临桂区两江镇浪头村的一农户家里,迎来了第11个孩子,这个孩子就是李宗仁。
即使父亲是一名私塾先生,家里还有着十余亩地,在当时动荡不安的背景下,家里薄弱的收入根本不够一大家子的吃喝。为了贴补家用,在很小的时候,李宗仁就经常去附近的粮店干活赚钱。
尽管如此,李宗仁并未因为家庭生活的不如意而缺失教育。身为私塾老师的父亲,曾在马来西亚做过劳工,还带头与英国殖民者做过抗争,有着丰富见闻和抗争精神的父亲,从小就是李宗仁的榜样。
对李宗仁影响最为关键的是,李宗仁父亲全力支持他上陆军学校。
1908年,在家里人的大力支持和父亲朋友的推荐下,李宗仁顺利考上了蔡锷将军管理的广西陆军小学堂。
1910年,一心报国且眼光先进的李宗仁,加入了中国同盟会。
次年,在李宗仁跟随着同盟会成员起义未果,再次回学校读书时,正好赶上学校改名,就这样,原计划马上就要毕业的李宗仁,再次学起了新的课程,成为了陆军速成学堂第二期的一名步兵科学员。
正是在此期间,身体素质且各项成绩都名列前茅的李宗仁,有了“李猛仔”这一绰号。
1913年秋,李宗仁顺利毕业,成为了南宁将校的一名少尉。之后,表现优异的他很快就升为了中尉。
1916年5月,此时的李宗仁并未投身革命,就在蔡锷将军讨伐袁世凯时,李宗仁的同窗想到了曾经的“李猛仔”,最后,在同窗的说服下,李宗仁加入到了革命队伍当中,并成功担任滇军第四师第三十四团的排站。
自此,李宗仁的“升职之路”随之开启。
在加入军营没多久,李宗仁就转入了桂系陆荣廷部下,打仗很是勇猛,且勇于担当的李宗仁,在当时一众胆小怕事的军官中脱颖而出,从小兵一路升到了营长。
1921年,已是一名营长的李宗仁,凭借着胆大心细的行事作风,在粤桂战争极其混乱的情况之下,竟趁机组织了十多个连队的兵力,成功有了独属于自己的一支军队。
退后休整,训练官兵,就这样,李宗仁的这支队伍逐渐打出了名声,与此同时,多个地方政府开始向李宗仁抛出条件,争取他的这支队伍。
李宗仁又怎么会受小小利益诱惑,就将自己好不容易培养出的军队拱手让人。于是,多方迂回,不拒绝也不接受,慢慢地,李宗仁最后竟有了自己的地盘,掌管了七个县区。
直到1923年10月,李宗仁与孙中山取得联络,于不久后,率部加入了中国国民党。
1924年,李宗仁再次迎来了人生的一大转折点,他遇到了白崇禧和黄绍。在三人的配合之下,他们先后打败了广西旧军阀陆荣廷部和沈红英部,完成了广西的统一。
同年11月,在孙中山的任命下,李宗仁成为了广西陆军第一军军长,彻底称霸一方。
穷小子改头换面称霸一方,话本里才会有的故事,在李宗仁身上成为了事实,甚至更为精彩。一生经历了这么多转折,用李宗仁的话来说:“此生已无遗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