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雷蒙德·威廉斯?
雷蒙德·威廉斯,1921年生于威尔士,毕业于剑桥的三一学院,在二战后直到1961年曾任教于牛津大学的成人教育班,后在剑桥大学耶稣学院担任戏剧讲座教授,直至去世。他的著作主要有《文化与社会》、《马克思主义与文学》等,其《乡村与城市》一书已有中译本。他广泛涉猎于文学艺术、政治、大众传媒、哲学、历史等诸多领域的理论和现实问题方面的研究。
他是一个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家,是英国战后出现的最具影响力的文化思想家和作家,同时也是伯明翰学派的领军人物及创立者之一。雷蒙德·威廉斯主要在文化研究领域颇有建树,包括集中在大众文化传播、文化唯物主义研究方面。
他在大众文化方面持有与法兰克福学派完全不同的立场,这主要由于劳工家庭出身的经历以及和他长期从事成人教育的社会经验有关。威廉斯对于在当时英国社会占主导地位的精英文化强烈不满,于是研究和推动大众文化。从经济、技术、社会政治等视角出发去系统地考察,尤其比较重视从社会经济、历史的发展等因素对大众及大众文化的进行解释,并在此基础上英国的大众文化现象进行了历史的审视和全新的阐释,探讨大众文化复杂的产生和发展过程。
在威廉斯写作的时刻,古巴革命方满一年不久,并且刚刚在猪湾粉碎了一次帝国主义的颠覆企图,阿尔及利亚革命还没看到胜利,苏***二十二大将要迎来苏联非斯大林化的高潮,美国在南越的保护国地位开始变得岌岌可危。威廉斯对***产主义革命和殖民地革命,以及马克思主义之于它们的意义所采取的观点,是那个反抗的时代的产物。正是汤普森,尽管他对时代的敏感丝毫不逊色,警告人们不能低估时代逆转的可能性。
在文化唯物主义方面,他很大的一个贡献是提出了文化唯物主义的概念,使得文化主义的范式成为文化研究重要的范式,他是“文化主义当仁不让的灵魂人物,对文化研究产生的举足轻重的影响,非一般人可以比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