蛉怎么读
蛉读作líng。
扩展资料
白蛉子,由卵变虫、长出翅膀成了蛾。它成蛾飞时有小咬那么大,蚊子的半个大。白蛉子有许多种,有几种唯独生存于新疆,公的以吸食植物液体为生,母的专食人血动物血。它是一种寄生虫(利什曼原虫)的传播者,使人得黑热病。
它吸人血时就把寄生虫带进了人体。那寄生虫要在人体内潜伏小半年才发作出来,表现为发热、出汗、怕冷、浑身不舒坦、食欲不振,后来就鼻子和牙龈出血、贫血、肝脾肿大、皮肤变黑,还会转成支气管炎、肺结核,或致死。
形态特征
成虫体呈灰黄色或浅灰色,体长1.5~4.0mm,全身密被细毛(图18-7)。头部球形。复眼大而黑,无单眼。触角细长,分为16节。口器较粗短,约与头等长,为刺吸式。触须5节,向下后方弯曲。口腔内有口甲和色板,咽内有咽甲。胸背隆起呈驼背状。翅和平衡棒各一对。翅狭长,末端尖,被有细毛。
停息时两翅向上竖立且左右分开,与躯体约呈45?角。足细长。腹部第2~6节背面的毛多为竖立(白蛉属)或多为平卧(司蛉属)。腹部后端,雌蛉有1对尾须,腹内有受精囊;雄蛉形成复杂的外生殖器。成虫的口甲、色板和咽甲以及雄性外生殖器与雌性受精囊的形态为分类的重要依据。
生活习性
白蛉为完全变态昆虫。生活史有卵、幼虫、蛹和成虫四期(图18-7)。卵呈长椭圆形,卵壳具纹迹,长约0.4mm,棕褐色。在适宜条件下,6~12天孵化出幼虫。幼虫小毛虫状,白色。分为4龄。1龄幼虫长1.0~1.5mm,4龄幼虫约3mm。幼虫尾端具尾鬃,1龄幼虫1对,2至4龄幼虫2对。
幼虫以土壤中有机物为食,一般25~30天化蛹。蛹体外无茧,尾端连附有4龄幼虫蜕下的皮,淡黄色,长约4mm。蛹不食不动,约经6~12天后羽化为成虫。成虫羽化后12~13小时内即可交配。雄蛉可交配2~3次,雌蛉通常一生交配一次,多在吸血前进行,吸血后3~4天产卵,可产卵多次,一生产卵60~80个。
整个生活史所需时间与蛉种、温度、湿度以及食物充足与否有关。21~28°C是白蛉发育的适宜温度,从卵发育至成虫约需6~8周。中华白蛉有68%的4龄幼虫产生滞育至翌年春化蛹。雌蛉可存活1个月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