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城花鼓戏的剧种溯源
通城花鼓戏本是泛指流行于通城地区的提琴戏(岳阳花鼓戏)与花鼓戏。提琴戏源于湖南临湘花鼓戏今属岳阳花鼓戏。而花鼓戏则是指在湖南省流传最广、影响最大、且最具代表性的长沙花鼓戏。提琴戏在通城、崇阳形成之后,随着提琴戏的不断流传和兴起,更是由于地方戏曲艺术逐步多元化的展现,湖南花鼓戏的另一流派——长沙花鼓戏,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越过湘东北地区辐射至鄂东南地区。特别是在邻近湖南的通城、崇阳等地,长沙花鼓戏又与原本同属湖南花鼓戏系统的岳阳花鼓戏演变而来的通城提琴戏”有机融合,发展形成了现今的”通城花鼓戏(提琴戏)“。
提琴戏原系湖南岳阳的花鼓戏,约于清末流传到通城、崇阳等地后改称“提琴戏”。提琴戏究竟起源于何时,尚无准确证据可考。其名由来亦无确切定论。一说因伴奏的大筒胡琴无“千斤”,而杆上安有钉子,演奏时,操琴者以左手拇指勾钉握杆,将琴筒抵在腰腹部站着演奏,形似提着琴拉,当地群众俗称其为“提琴”。据传剧种因此得名。亦有说,“大筒”在当地原称“琵琶”,剧种亦称“琵琶戏”。因当地方言“琵”、“提”极相近似,而讹为今称。但据声腔而论普遍认为是因提琴戏主旋律为“琴腔”故名为“提琴戏”,故此定论相对而言较为合理。
清光绪中叶,岳阳花鼓戏“琴腔”艺人蒋传玉、彭瑞生等率班来崇阳、通城演唱,主奏乐器为大筒胡琴(即花鼓大筒).后来岳阳戏班解散,岳阳花鼓戏“琴腔”艺人蒋传玉、彭瑞生落户崇阳华陂定居,授徒传艺,当地遂出现业余的戏班。
提琴戏在形成初期,角色多为一生一旦或生、旦、丑各一人组成。随着大本头戏的增加,逐步发展成八个行当:老生、小生、奶生、正旦、花旦、闺门旦、婆旦和小丑。 提琴戏的音乐包括声腔曲牌、伴奏音乐两个部分。起初基本是以岳阳花鼓戏中“琴腔”为主旋律,部分剧目亦兼用“打锣腔”。声腔模式明显较为缺乏单一。而随着提琴戏的发展,大本头戏不断增加,根本无法满足剧情需要。众所周知提琴戏擅长悲腔,故从整体而论“琴腔”中曲牌多为哀调式。声腔曲牌是诠释剧目情节气氛的重要手法,因此在演绎剧目的同时声腔曲牌亦要随着剧情情绪的发展变化而变化。由此而言这是提琴戏美中不足之处。后来得益于长沙花鼓戏的传入,彻底弥补了提琴戏这一不足。
通城虽隶属湖北,但大部地区毗邻湖南。其语言,民间艺术,均受湖湘文化之影响。长沙花鼓戏即因此而传入通城。因其具有类似于提琴戏粗犷高亢,豪情奔放亦善于抒情的唱腔特点,又有提琴戏与之无法媲美的欢快明朗、生动活泼音乐的特点。加之诙谐幽默,妙趣横生、优美朴实、通俗易懂的表演风格又与提琴戏不谋而合。长沙花鼓戏与提琴戏大同小异的艺术风格和特点正是长沙花鼓戏与岳阳花鼓戏同属湖南花鼓戏系统的充分体现。因此长沙花鼓戏在传入通城地区后,即深受通城广大的人民群众所喜爱。故而通城后来在发展改革地方戏曲的同时,充分综合吸收了这一特点,将提琴戏与长沙花鼓戏巧妙地融为一体,便形成了现今的”通城花鼓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