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闸蟹德国泛滥成灾的售予华人餐馆

德国《焦点》周刊认为,中国大闸蟹“入侵”德国河流,是“全球化的产物”。 德国慕尼黑大学生物学教授盖斯特对此不以为然。 这是自然界发展中的一个正常过程,只不过这一现象过于常见。 很多船舱装有空调,更为一些物种提供了生存的机会。如今在德国落户的外来物种超过2000种。

盖斯特还为中国大闸蟹“辩护”说,一些小动物变得具有攻击性,是因为人类不断改变它们的生活条件。中国河道变直,堤坝和闸门阻碍了大闸蟹前往产卵区域的道路,工厂又严重污染河流,所以中国大闸蟹的数量不断下降。而德国的易北河和哈维尔河水质清洁,为大闸蟹提供了良好的生存条件。

德国渔民对付大闸蟹的繁衍,主要是把捕捞来的螃蟹用于制造肥皂或动物饲料,或者简单地将它们大量杀死,但效果并不明显。 他们反对用化学药物杀死大闸蟹,因为这样可能杀死鳗鱼等鱼类。 路德维希鲁斯特一带的渔民成为第一批开始“吃螃蟹”的人。他们定期向爱好美食的中国、越南家庭,以及亚洲超市、餐馆出售大闸蟹,每公斤能卖到5—8欧元。 很多德国的渔业公司和渔民都开始做这门生意,多少还能缓解夏季萧条的渔业行情。

欧洲水域没有其他品种的淡水蟹,当地人也不食用这种外形奇怪的动物,中国大闸蟹在欧洲近百年繁殖过程中,保持了品种的纯正。2003年起,还有中国商人开始将德国大闸蟹运回中国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