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熙载夜宴图》刻画人物技艺精妙,这副画有何来历?

我们现代人总是想象古代人的生活场景是什么样的,其实古人也有意无意的给我们留下了一些作品,让我们看到了当年他们的生活和趣事,比如《韩熙载夜宴图》就给了我们非常直观的印象,其实画家顾闳中画这幅人物画是受皇帝指派而作的,把当时的场景详细描绘下来呈送给皇帝!

说来有趣,《韩熙载夜宴图》的问世,竟是出于皇帝监视大臣的需要。这幅千年名画,表现的是南唐名臣韩熙载晚上在家大邀宾客,听乐观舞的场面,其内容称得上是一段地地道道的实况录像。

先介绍下画家和他的这幅画:顾闳中(约910一980),江南人。擅长人物画,设色浓丽,擅于描摹神情意态。其代表作品:《韩熙载夜宴图》,纵28.7厘米,横335.5厘米,绢本设色。现藏于故宫博物院,此画为我们呈现了南唐贵族大宴宾朋的生活场景。

唐代晚期,中国再次出现了军阀割据的分裂局面,贵族李氏在金陵建立了南唐小朝廷、后主李煜爱好诗文书画,曾有?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名句,但在政治上却是个庸才,而且气量狭小,特别不放心来自北方的文人大臣。

出身于北方豪族的韩熙载,博学多才,有政治抱负,但心直口快,好进忠谏,李后主想用他为相,又怕威胁到自己的地位。韩熙载眼看皇帝昏愦,朝纲不整,自知南唐气数将尽,便一改常态,终日设宴,观赏歌舞,以此掩饰。后主为了解真相,便派大画家顾闳中前往探察,命他?目识心记?,将看到的情况绘成画卷。顾闳中不负?圣命?,回来后充分发挥他擅长刻画人物的技艺,于是便有了这幅《韩熙载夜宴图》。

全图分为五个部分,内容各有侧重,但主题鲜明,人物性格十分突出。

首段:右边一位面有胡须,端坐榻上的就是韩熙载,他略显不安,似有什么烦恼事。他身旁站着娇小玲珑的宠妓王屋山。卧榻另一头的红衣状元郎,上身前倾,已听得入神,其他人或侧身凝视,或眉舒情怡,左上方有一女子正从内房探出头来,想必是乐曲奏到了极佳之处。所有人的眼神都集中在最左边的乐妓身上,从他们的表情中,似乎听到了珠落玉盘般的声声琵琵琶。

第二段:左边是韩熙载的宠妓王屋山正在舒袖舞蹈,据考证,她跳的是?六幺舞?,也叫绿腰舞或

录要舞。白居易在《杨柳枝词》中有?六幺水调家家唱?的诗句,说明当时非常流行,但唐以后失传。近代学者王国维认为,六幺舞是以手袖为容,以踏足为节拍。

右端,韩熙载在乐妓的簇拥下,挽袖发力,亲自为宠妓击鼓助兴。此鼓叫?羯鼓?,又称?两杖鼓?。鼓身用桑木制成,鼓杖用黄檀、狗骨、花椒等硬木,鼓声清脆悠扬。南北朝时经西域传人内地,盛行于唐开元、天宝年间。中间那位面带怯色的僧人,是韩熙载的好友德明和尚。出家人照理是不近声色的、但他不期而遇此景,所以显得有些尴尬,却又不好立即退出,只得背身合掌,低头站在一旁。

热闹了一阵以后,韩熙载与家妓们坐在床上休息,那位宠妓刚刚舞罢,此时又端着水盆,侍候韩熙载盥洗。想必韩熙载因为击鼓太猛,早已汗水淋淋。另有两个侍女,一个在收拾刚才演奏用的琵琶和箫笛,一个送来了酒食。歇息过后,该来点幽雅的享受了。五个女乐坐在绣墩上,神定气闲地吹箫奏笛。

不过,这显然是为了轻松气氛而安排的消闲之乐。韩熙载解衣盘坐、轻摇羽扇,与跟前的侍姬说着什么。座椅旁的少女,也正同椅后的少妇讲着悄悄话。她身后的一位宾客更是心不在焉,正与屏风后的女子窃窃私语。更深人静,客人们开始告辞,侍姬与宾客们调笑言情,旁若无人。但韩熙载却凝望远处,似乎在沉思着什么。

这是一个何等热闹的夜晚!客人们乘兴而来,尽享声色。画家在如实描绘这一场面的过程中,通过对韩熙载的表情、动作,服饰等方面的变化,从不同侧面把这个才气高逸的士大夫形象刻划得入木三分,着重揭示了他的复杂心境。众宾客与女妓们听乐、跳舞、调笑等场面、更突出了韩熙载的心事重重、抑郁无奈的精神状况。

李后主

据说,李后主看了这幅画后,发现韩熙载的沉湎声色,其实是为了掩盖自己政治抱负,于是决定将他逐出京城,令其南迁。这时,韩熙载年岁已大,不能也不愿远离金陵了,只得上表请罪,以求从轻发落,留在金陵养老。李后主见他言辞悲切,又见他确实老了,就同意了。但韩熙载受此惊吓,却生了一场大病、终于不治而亡。李后主心中暗喜、却假惺惺地哭着说:?可惜啊!韩熙载死了,我再也不能请他当宰相了。?还装模作样地追封他为?古仆射同平章事?,谥?文靖?,赐衾绸以葬。

用长卷画出有完整过程的故事或史实,是中国画的特殊表现形式,这种手法很有点类似后来的连环画。作画时是一段一段地画,观画时也应该是一段一段地欣赏。《夜宴图》的五个部分,依次用屏风、隔扇、床帐等分成不同的段落,各段似分似连,构成一个整体。有些画面没有画出墙壁、门窗、屋顶,也没有画出灯火烛光,但通过人物的活动,却能感受到宴乐是在夜晚的室内进行的,这正是中国传统绘画简洁精练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