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三个基本观点
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三个基本观点是:人是劳动的产物。劳动是人类全部社会关系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劳动是促使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推动力量。
劳动是马克思思想体系中的核心观念,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基础。马克思主义对于劳动的论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劳动本质论、劳动价值论以及劳动解放论,这三大观点贯穿了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等重要领域。
并且在此基础上产生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论”。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础理论。劳动价值论困睁详细阐述了商品经济的本质和运行规律。马克思从商品入手,引出商品的二重性,价值和使用价值,商品的使用价值就是“物的有用性”。
而商品的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劳动的二重性决定了商品的二重性。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价值。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资本家银闹通过买卖劳动力,劳动力成为商品,资本家按照劳动力的价值支付劳动者一定的工资。
但是,同时资本家通过延长劳动时间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方式,提高劳动力所创造出来的价值,这个价值和资本家所支付的劳动力的价值之间产生差额,而这个差额就是剩余价值。
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
马克思主义是人类优秀文化遗产的产物。它主要是批判地继承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而创立的崭新的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马克思、恩格斯在1841年以前曾经接受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从1841年下半年起转向L.A.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
他们吸取G.W.F.黑格尔哲汪搏岁学中辩证法的合理内核而摈弃其唯心主义,吸取费尔巴哈哲学中唯物主义而摈弃其形而上学和社会历史问题上的唯心观点,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