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神话》这部电影中,你看出来哪些细思极恐的细节?

关于《爱情神话》的帖子,有褒奖,也有质疑。身边一位资深“玲迷”却大力推荐我去看这部电影,她说这是目前拍的最接本土地气的一部片子,导演对上海的解读,完胜以前一帮翻拍张爱玲作品的国际大导。

取景地的选择

电影的取景地是上海最老牌的“上只角”地段,这里的文化底蕴在老上海心中,是如今的新天地、陆家嘴等后起之秀完全不可比肩的。电影里很多场景集中在徐汇区和静安区,路名可能不及网红地那么耳熟能详,主要集中在延庆路、东湖路、乌鲁木齐路、新乐路、巨鹿路、五原路为主,这些小马路上,隐藏著许许多多值得打卡的小众优秀历史建筑和名人故居。

男主徐峥骑著自行车经过的就是从延庆路到新乐路,这里并没有林立的高楼和奢华的店铺,这里只有市井气息的水果摊、小卖铺和小小的街边甜品屋,还有现在越来越难觅踪迹的修鞋摊。男主和女主住的地方,基本等同于老破小,完全不是当下主流影视作品里,动辄大平层或叠加小别墅的标配。或许有人说,这不是很符合电影里底层老百姓的人设吗?不不不,错了!先卖个关子,后面分析老白和老乌的时候,就会知道导演选择取景地的用心。

角色分析

这部电影给人印象深刻的是徐峥演的角色因为自己妻子出轨还能相处的那么好,现实中有几个能做到呢,一个又会做饭有顾家的男人,妻子给戴了绿帽子,自己找了北方人,还不让自己儿子找北方的女朋友。也是挺讽刺的。

马伊琍的角色,离婚女人的孤单和独立,虽然离婚了,但是作为一命成熟的女性,也不怎么想把自己依靠男人身上,对待感情按道理说应该是更随性,但是反而更谨慎,说明马伊琍的角色确实是个对自己和他人负责人的人,考虑很久下定决心后的在一起,也许也能更长久些。

倪虹洁的角色,是现实中很多人的缩影,一方面对外说自己作为女人就是玩,一方面确实向往安稳的感情,用浮夸和世俗的世界来伪装自己脆弱的心,这种看著挺有感受的,让我有点想起小妇人,年轻有人追的时候,声称自己是独立的女性,拒绝青梅竹马的追求,寻找自我,但是在寻找自我的时候,又感受到孤独,又向往之间被人需要的爱情。

缺乏思想性

从这个意义上说,《爱情神话》和《兰心大剧院》、各种民国剧、都市剧描绘的上海并没有质的差别。只是同样地,催生这种神话想象的,也正是引发对《爱情神话》“架空”、“小资文艺”口碑讨伐的同一个东西:一种扁平开放性的诉求对资源集中的仇恨。

或许我们需要的,只是意识到,无论是这诉求,还是资源集中的事实,根本上都只是与一个中心化的国家权力想要操控大资本机器的意图密切相关。这样的意图,其实只能表现为,对流动性和对地方的双重剥削。真正的问题无法批判,所以我们只能在一部促狭的喜剧中寻找思想性,进而批判其缺乏思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