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朝地全

元朝(1271年—1368年)是中国历史上由蒙古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定都大都(今北京)。

1260年忽必烈即汗位,建元“中统”。

1271年忽必烈取《易经》“大哉乾元”之意改国号为“大元”,先后消灭金国、西夏、大理国、南宋等政权,完全统一中国,结束了自五代十国以来的分裂局面。

元朝疆域空前广阔,东起日本海、西抵天山、北包贝加尔湖、南至暹罗,国土面积达1400万平方公里,是中国疆域最辽阔的王朝。

元朝实行一省制,在中央设中书省,左右丞相和平章政事处理政务。

地方实行行省制度,开中国行省制度之先河。

商品经济和海外贸易较繁荣,其整体生产力不如宋朝,期间出现了元曲和散曲等文化形式。

元朝建立后持续对外扩张,但在出海征伐日本和东南亚诸国时屡遭失利,其中在元日战争中失败。

元中期皇位更迭频繁,政治始终未上正轨,经济有所发展但未能恢复到宋朝时期水平。

后期统治腐败,政变频繁,宰相擅权,民族矛盾日益加深,导致元末农民起义。

1368年,朱元璋领导农民军攻占南京,随后北伐占据北京,元朝灭亡。

此后元朝政权退居漠北,史称“北元”。

1402年,元臣鬼力赤篡夺政权建国“鞑靼”,北元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