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表与互感器的选择与型号。
一、选择:
1、电表的选择:
电能表按其准确度等级可分为普通安装式电能表(0.2、0.5、1.0、2.0、3.0级)和携带式精密级电能表(0.01、0.02、0.05、0.1、0.2级)。
精度越高价格越高,一般计量收费的选0.5级,其它情况取1级或3级。
2、互感器的选择:
150/5是电流互感器的变比,电流互感器是按比例将大电流表变为小电流,比如150/5就是按1/30的比例将大电流变小。
二、电表与互感器的型号及其含义:
1.型号及其含义
电能表型号是用字母和数字的排列来表示的,内容包括类别代号+组别代号+设计序号+派生号。
(1)类别代号:D一电能表。
(2)组别代号:
表示相线:D一单相;T一三相四线有功;S一三相三线有功;X一三相无功。
表示用途:B一标准;D一多功能;M一脉冲;S一全电子式;Z一最大需量。Y一预付费:F一复费率。
(3)设计序号: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4)派生号:T一湿热、干燥两用;TH一湿热带用;TA一干热带用;G一高原用;H一船用;F一化工防腐用。
扩展资料:
智能电表的优势。
1、功耗:
由于智能电表采用电子元件设计方式,因此一般每块表的功耗仅有0.6~0.7W左右,对于多用户集中式的智能电表,其平均到每户的功率则更小。而一般每只感应式电表的功耗为1.7W左右。
2、准确度:
就表的误差范围而言,2.0级电子式电能表在5%~400%标定电流范围内测量的误差为±2%,而且目前普遍应用的都是准确等级为1.0级,误差更小。
感应式电表的误差范围则为0.86%~5.7%,而且由于机械磨损这种无法克服的缺陷,导致感应式电能表越走越慢,最终误差越来越大。
国家电网曾对感应式电表进行抽查,结果发现50%以上的感应式电表在用了5年以后,其误差就超过了允许的范围。
3、过载、工频范围:
智能电表的过载倍数一般能达到6~8倍,有较宽的量程。目前8~10倍率的表正成为越来越多用户的选择,有的甚至可以达到20倍率的宽量程。工作频率也较宽,范围为40~1000Hz。而感应式电表的过载倍数一般仅为4倍,且工作频率范围仅为45~55Hz。
百度百科-电能表
百度百科-互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