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德里安——抽象画作集

蒙德里安(Piet Cornelies Mondrian,1872年3月7日-1944年2月1日),荷兰画家,冷抽象派艺术家,风格派运动幕后艺术家和非具象绘画的创始者之一。

是继维米尔、伦勃朗和梵高之后,荷兰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家,对后代的建筑、设计等影响很大,其自称“新造型主义”,又称“几何形体派”。

抽象、几何、不对称、白色背景上纯粹的原色方块,还有那些经过深思熟虑后才加入的平衡画面的黑色线条。

1921年,蒙德里安发展出简化提炼到极致的几何抽象图式:三原色、三非色,水平线――垂线的网格结构。每处构成都精心推敲,谨慎安排,恰到好处,最终实现视觉要素间的绝对平衡。

1965年,法国时装大师Yves Sanit Laurent

为世界创造了带有波普风格的“蒙德里安裙”,引发时尚狂潮。之后的岁月,从时装到造型,从空间到器具,蒙德里安始终是设计师取之不尽的灵感之源……

案例1: 服装

案例2: 家居设计师兼建筑设计师 (Gerrit Thomoas Rietveld,1888-1965) 的那把著名的红蓝椅子,

案例3: 这座建成于1949年,伊姆斯夫妇在洛杉矶的家,整栋建筑用钢筋、玻璃和房板制成,中庭区隔出住宅和工作室两部分。

别墅

客厅

案例4: 时髦的辛普森太太和网红小黄人致敬蒙德里安

案例6: 厨具、柜子

案例6: 墙面

《百老汇布吉伍吉》(Broadway Boogie Woogie)1942—1943 布面油画

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

1943年所做的《百老汇爵士乐》是蒙德里安的集大成之作,充满韵律的色块,边缘模糊的界面,四方扩散的动势,仿佛从环境乐谱里撷取出篇章。

秩序的造型呈现形式的美感,如同内在韵律的附随,又仿佛心中流泻的旋律纽约的街道网格,是一个理想的图案,而从这种喜爱和信念的切分音节奏中,他提取了他后期的曼哈顿绘画。

在这个空间里,物体不被使用,而且永远不朽。人不可能从画中穿行,而人可以沿街散步,或穿过一座大楼。画是不易腐蚀的,它们是天堂的真正基础,一个系统中与我们肉体毫无关系的大厦,除了通过眼睛看到的色彩之外。

最后一副作品《胜利之舞》,属于未完成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