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龙蛋化石及其发现

恐龙蛋化石是一类珍稀的古生物化石,它是地球演化过程中,记录生物演化历程的载体和遗留的直接实物证据,是珍贵的自然遗产之一。它最早于1868年发现于法国南部的普罗旺斯,直到1968年,Vossfoucart进一步研究确认其中的某些蛋可能是巨齿龙(Megalosaurus)的蛋。后来又在蒙古国的外阿尔泰戈壁晚白垩世牙道黑达组中发现恐龙蛋化石与安氏原角龙(Protoceratops andrewsi)***生。

开创中国恐龙蛋化石研究先河的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古生物学家周明镇,他最早研究了王麟祥、关广岳于1950年在莱阳发现的三枚恐龙蛋及一些碎蛋片。周明镇先后发表《山东莱阳白垩纪后期恐龙化石及蛋化石》(1951)、《山东莱阳化石蛋壳的微细构造》(1954)。杨钟健1954年发表《山东莱阳蛋化石》,分类为:短圆蛋(Oolithes spheroides)和长形蛋(Oolithes elongatus)。

有关河南第一次发现恐龙蛋化石的历史,长期来含混不清、众说纷纭。其事实是,1974年8月19日,这是一个值得河南人记忆的日子,是恐龙蛋化石在河南首次发现的日子,并非是1974年7月。同时,不少人还认为河南省的恐龙蛋化石是1993年才发现的,把这一重大科学发现史的时间推迟了近20年,这是一个不小的误解。同时造成不少新闻媒体对恐龙蛋化石发现的时间、地点及发现者等的不实报道。不过,1993年也是人们应当牢记的年份,那是西峡盆地等地的恐龙蛋化石被疯狂非法盗挖、倒卖的难忘岁月,一些干部、科技人员也卷入了那场令人痛心的风波,给圣洁的科学研究蒙上了阴影,这是应该吸取的惨痛教训。

恐龙蛋化石类型较多。河南南阳地区的恐龙蛋化石分布最集中、数量最大、类型最多(图4.110,图4.112;表4.5)。而研究较深入、含蛋生物地层学研究成果丰富的当属广东南雄盆地。

4、5章中所有图版均引自王德有等(2008)《中国河南恐龙蛋和恐龙化石》。

图4.110 一窝滔河扁圆蛋淅川,马家村组

图4.111 河南首次发现恐龙蛋化石纪念碑淅川滔河

1974年8月19日下午,李含旭在淅川县滔河乡马家沟村菠萝山根一条比较开阔的冲沟里,看见几个直径约12~13cm的光滑的小圆坑,非常像恐龙蛋化石留下的印模痕迹。经过仔细寻找,在离小坑5~6m处,发现恐龙蛋蛋皮碎片及完整的恐龙蛋化石。李含旭当即拣了六七块恐龙蛋蛋皮回驻地向韩世敬和时生贵报喜。经韩世敬进一步确认是恐龙蛋蛋皮时,三人彻夜难眠。1974年8月20日,在李含旭带领下,三人又去首次发现恐龙蛋蛋皮的地方,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采集。在化石发现地点采集了一窝15枚恐龙蛋化石,暂称“薄皮圆形蛋”(赵资奎当年鉴定为“滔河圆形蛋”)。1974年8月26日,韩世敬将恐龙蛋化石护送到南阳队部。此后,该化石调查小组又转入西峡盆地,开展调查工作,在很短的时间内,相继在西峡盆地的丹水、阳城、七峪、赤眉娘娘庙、付家庄等地发现了更多类型的恐龙蛋化石。在河南省首次发现恐龙蛋化石的过程中,由韩世敬、李含旭、时生贵、杨波思4人组成的化石调查小组,功不可没;李含旭是第一发现者,毋庸置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