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香文化(节选)
.......
(节选)马宁祖庭:民主林寺
民主林寺,意为成熟和解放的大陆,中文译名为朱琳、民主林等。它是南方马宁教的祖庙。过去,康庆较大的马宁寺庙的僧人在这里学习藏学和医学技能。这座寺庙的僧人不仅以其优美的藏文书法而闻名,而且以其制作特殊藏香的独特技能而闻名。
民主林寺的创始人德达林巴法王是一位学识渊博的学者,尤其擅长医学。他写的《蓝釉琉璃》至今仍是藏医的重要作品。德达林巴大师在传统藏香的基础上,还添加了印度产的多种名贵藏药、草药和檀香。
制作成了民主林寺特有的藏香。据传,精通藏医药天文历法计算的任增久·梅多杰再次研发了藏香的配方和制作工艺,并用新配方制作了这里的第一根藏香。从此,这里生产的藏香成为寺庙举行宗教活动的必备物品,流传至今。
如今,制作香火的僧人仍然坚持传统配方和原始的生产方式。虽然他们已经使用了半机械化的生产工具,但在这座古老的寺庙里,他们一直遵循着自古以来的古老配方和技术来生产传统的藏香。嘎举祖庭:罗卓卧龙寺
公元11世纪,噶举派创始人翻译家马尔巴三次往返印度求法,随后在山南洛扎创立了罗卓卧龙寺,密勒日巴等四位弟子在此留影。作为著名的宗教实践者,德高望重的密勒日巴为该教派的传播和形成做出了巨大贡献。他的大弟子塔波拉杰·冈波巴将噶丹派的教学方法与密勒日巴的秘密方法结合起来,形成了自己的体系,建立了著名的大博噶举,并从大博噶举分化为“四大八小”分支。
据说,在罗卓卧龙寺修行三年后,伟大的翻译家马巴剪了一束头发送给一位弟子,并告诉他在马巴山谷传播,祈祷他会喜欢檀香木和柏树,而不是其他树木。弟子按照上师的话将头发散落在这里,但他在许愿时说:“除了檀香木和柏树,所有的树都可以。”后来没有檀香树和柏树,但有100多种树种和1028种草药可以治疗424种疾病,这是无所畏惧的。
保护可以逆转21,000种灾难。据说当时山谷中散落的头发后,长出了一种特殊的香树,四季常青。即使在寒冷的冬天,这棵树仍然是绿色的,它会在藏历四月(佛陀的教化日)开出白色的莲花。这种树只生长在罗卓卧龙寺的马坝谷,其他地方都不生长。
此外,还有八功德水、长寿水务、王耀水务等。据说饮用这些圣水可以产生力量、长寿、消除疾病、迎接善缘和消除厄运。圣水冬暖夏凉,无论多少人喝都不会减少。据说长寿水是由米拉里巴尊者的手指触摸而成的,有人认为这种圣水是由马尔巴在练习时看到无限生命佛融化到岩石中而形成的。
印度的创始人那洛巴曾预言并称赞道:“罗卓卧龙寺是一个神草和圣药生长、神树繁茂、瑜伽母亲聚集的地方。如果你去这里,一切都会好的!”尊贵的密勒日巴说:“在东方,白云环绕的地方,矗立着罗卓卧龙寺,举起了狮子般的岩石。在檀香门内,在胺的神圣石头上,坐着我尊敬的老师马巴。”这里采摘的芳香药物与八功德水根据莲花花生图阿雷格时期的古老法律制作的藏香相匹配,自古以来就深受各派的喜爱。萨迦寺:萨迦寺
1073年,坤滚曲杰波创建了萨迦寺。“萨迦”一词是藏语的音译,意思是灰色的土地,意思是:这是一片福地。以萨迦寺为中心,工却杰布开始向以昆族为主的信众传授新教义,并逐渐建立起以道果法为秘法的新教义体系,从而形成了藏传佛教萨迦派。
萨迦派的第五位祖先巴希巴圣人创造了蒙古文字,并向宫廷赠送藏香,受到忽必烈国王的称赞。八思巴大师是佛教传入中原的第一位高僧,也是点燃中原第一柱藏香的圣僧。萨迦派大师格木秋龙珠也是一位名医。他在一个山洞里修行时,收集了一些药用植物,并将其制成供佛用的香。他发现这个配方极其醇厚,有益于身心。后来,磨盘弟子让杨等大师代代相传,不断改进制作工艺,精心编排,使这一芳香配方名扬四海。据说藏文经典《墨香颂》中记载了这种制香方法和藏药的作用。后来,按此配方制作的藏香受到各教派修行者的广泛喜爱。甘丹寺
宗喀巴大师于1409年创建的第一座格鲁派寺院,与哲蚌寺、色拉寺并称为拉萨三大寺院。甘丹寺的全称是甘丹郎杰林,意思是你有足够的快乐赢得大陆。清代世宗曾赐名永寿寺。这里有一种极好的康巴草(又名康巴)。因为它只生长在甘丹寺周围,人们称它为“甘丹康巴草”。关于香草的起源还有一个传说:据说500多年前,宗喀巴大师看到众生在无尽的循环中遭受三种残酷的痛苦时产生了巨大的同情心。为了消除众生的痛苦,宗喀巴大师剪掉了头发,将头发铺在甘丹寺周围,并吹奏了白海螺。后来,甘丹寺方圆五里的山坡上长满了神奇的草药——甘丹康巴草。甘丹草只生长在甘丹寺方圆五里内高海拔的山坡上,非常独特。甘丹康巴草是一种极好的熏蒸和去污的草药,也被称为藏草,气味芳香。藏药味甘苦,性凉,有止血功能。用热水浸泡可以缓解树枝和关节的肿胀,理气和滋润头脑。相传甘丹是佛陀预言的圣地,也是宗喀巴大师成就金刚的地方。甘丹康巴草也是密宗储存和开启的必要圣物。因此,这种草药制成的香基本上用于格鲁的许多寺庙燃烧,其药性和香味也受到其他教派的高度赞扬。丹巴三杰的母亲“马达拉”是婆罗门章扎金种姓,从事香火行业。她可以用九种植物的叶子作为主要材料,与药材一起,研制香来供养上师的三宝。因为这个因缘,她可以实现九种她想要的东西。一天,为了取植物和药材制作熏香,
和朋友一起去盛产诃子的南方。在回来的路上,经过达木·塔拉居住的地方后,塔拉给马德拉捎了一个口信,说:“好姑娘,明年你将有一个儿子,他可以成为众生的领袖,他的名字应该是加拉那加斯。”然后,当我经过夏洛拉金时,我在睡梦中看到了东方的光明未来。“金刚帕尼”对她说:“好姑娘,明年你将生下一个勇敢而强大的儿子。他应该叫叶金刚。”当德金康睡着时,她梦见文殊菩萨对她说:“好女人,明年你将生下一个充满勇气和智慧的儿子。他的名字应该是Mawasange .”住在黑日嘎十佳地、陀林八地、二十四域、西武进的田和空行母,聚在一处,异口同声地对她说:“七世大菩萨即将入母腹中,应是五福智慧。”“马达拉”服下香药后回家了。在黎明的梦中,她看到了白衣观音,庄严悦目。经过三轮仪式后,她撒花说:“好女人,你会生下一个有巨大同情心的儿子。他的名字应该是‘无敌大师’。”按照教导,后来,调香师马德拉所生的孩子是德高望重的印度僧人“丹巴三杰”,他是影响藏传佛教的大师和谢谢学派的创始人。
与上述类似,各种教派传承的藏香典故数不胜数,佛教医典中的传承典故也浩如烟海!(节选)
如今,中国人民的生活越来越有质量,但我们可以看到,大多数质量的提高发生在视觉上,而嗅觉是人类非常重要的感觉,却很少受到重视。
提到养生,很多人都明白关键在于养心。环境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情绪,而每个环境都会因为人与人的互动而引发不同的情绪,从而产生不同的感知。现代人最难的是管理自己的情绪。有些人易怒,有时难以控制。这个时候,点一根藏香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它可以帮助你缓解濒临崩溃的紧张神经,从而控制你的情绪。
......印度是世界香料的发源地之一。在印度佛教传入中国之前,香文化早已在中国悄然兴起。五代罗隐有诗云:“沉入水中可吃白珍,博山炉暖玉楼。对君子的怜悯也是一件无缘无故的事情。他贪香忘身。”随着佛教在世界的传播,香文化也在世界各地生根发芽。唐代,鉴真僧人东渡日本,不仅将佛教传播到日本,还带来了与佛教密切相关的香文化。
从唐代开始,西藏逐渐完整地呈现出制香的发展状态,到元代更是辉煌。在西藏,“密宗修行者向三宝及护法佛福田供香,让佛、菩萨及护法佛快乐并永远保护他们的存在,不妨碍修行者,让修行者学习智慧。..... "文成公主在西藏已经一千多年了。据调查,藏香的历史并不比这个时候少。藏香也是古代雪域宫廷的主要贡品之一。其中许多是在吸收和改造印度和中国原材料的基础上形成的。藏香文化和汉文化之间似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这本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藏香的发展历史,简要叙述了藏香的发展线索和传承派系的形成要点,以使读者能够快速、简要地了解藏香。第二部分是香的形式和种类,还整理了一些有代表性的藏香原料和用具,可以作为爱好香者的分类研究。第三部分分析了藏香文化在营销中的现状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旨在为读者深入研究藏香在现实中的应用提供参考并拓宽思路。
本书在编辑过程中阅读了大量史料,收集了西藏历史上一些有代表性的典故和论文。为了慎重起见,我引用了一些与藏香起源有关的历史背景材料,还包括一些民间和网络流传的材料。为了忠实于藏族传统,本书没有删除或解释传说和引用文章中的一些宗教和迷信说法。
在写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得到了很多大德、师兄、专家的帮助。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现中国佛教协会名誉会长易诚长老和大恩人噶玛仙培·吉加索巴松布上师讲解了《梵大德》译者的口语礼仪,由资深作家李莉女士精心梳理和指导,并得到了王敦、石等多位大德专家和香港潘迪塔国际出版社的慷慨指导。我对上述人员深感忧虑。
心的感激!由于藏香文化是一门丰富而深刻的学科,而作者知识有限,书中肯定有许多错误。我真诚地希望读者给我建议。
嘎玛却吉洛卓多吉竹窑
拉萨的金藏林卡
2010年6月26日(藏历五月15)1975出生于福州军区一个艺术家庭。他自小与父亲朱继元合作,在中国和马来西亚创作了大量巨幅壁画。毕业于福建福州工艺美术学校和北京书画大学。后为美国ADC艺术指导协会会员,资本企业形象研究会会员,获中国房地产规划师、广州板若品牌规划师认证。获得数十项国际、国家、省市专业奖项,包括:
亚太IDN设计大奖97银奖和99Eckart企业奖,并入选亚洲101组合;
2001入选第10届国际设计大赛暨大阪2001日本大阪国际设计展;
2001广州4A广告创意大赛银奖;
2006年长春电影节DV纪录片二等奖;
2008中国策划大会中国最佳杰出策划人、年度杰出策划人、2008中国企业策划案例银奖;
200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摄影二等奖及“中国摄影艺术成就奖”;
……
多亏了他的导师,自2004年以来,他一直协助戴德编辑和出版翻译作品,如《米拉里巴德高望重者传》、《噶举道次》、《论取胜之道》、《论缓解庄严》,并策划和出版了美国艺术导师的《人生的十字路口》等书籍。同时,他还担任苗语音译学院(香港)的编辑。
总编:邓春雄噶玛却吉洛卓
校对:曲集加措丽丽
出版印刷:(香港)潘迪塔国际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年8月
国际标准书号978-988-1943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