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甸县的行政区划

1997年,鲁甸县辖1个镇、13个乡:文屏镇、茨院回族乡、桃源回族乡、大水井乡、小寨乡、龙头山乡、乐红乡、翠屏乡、火德红乡、龙树乡、新街乡、水磨乡、铁厂乡、梭山乡。县政府驻文屏镇。

2006年,撤销铁厂乡和水磨乡,设立水磨镇,新设立的水磨镇管辖原铁厂乡和水磨乡管辖的行政区域范围,镇政府驻原铁厂乡政府驻地;撤销龙头山乡和翠屏乡,设立龙头山镇,新设立的龙头山镇管辖原龙头山乡和翠屏乡管辖的行政区域范围,镇政府驻原龙头山乡政府驻地;将大水井乡的马鹿沟村委会和桃源回族乡的普芝噜、岩洞2个村委会划归文屏镇管辖(省政府2006年1月20日批准)。同年,大水井乡更名为江底乡(省政府2006年4月30日批准)。 2013年,鲁甸县辖10个镇、2个民族乡,4个居委会、80个行政村。(本词条仅对各镇做简单介绍,详情请参见各镇词条)

文屏镇

面积:86.14平方千米 人口:6.26万人 邮编:657100 辖4个居委会、6个行政村:文昌宫、石桥、民富、保健;联合、砚池山、安阁、岩洞、普芝噜、马鹿沟。镇政府驻文屏。1951年为鲁甸县第一区,1964年建文屏镇。2006年,将大水井乡的马鹿沟村委会和桃源回族乡的普芝噜、岩洞2个村委会划归文屏镇管辖。

水磨镇

面积:268.63平方千米 人口:3.50万人 邮编:657109 辖10个行政村:水磨、新棚、黑鲁、拖麻、岩头、铁厂、营地、嵩屏、黄泥寨、滴水。镇政府驻铁厂。1951年为第七区,1958年建水磨公社,1962年改区,1969年复改公社,1983年改区,1988年改水磨乡。2006年,撤销铁厂乡和水磨乡,设立水磨镇,镇政府驻原铁厂乡政府驻地。

龙头山镇

面积:212.14平方千米 人口:4.80万人 邮编:657106 辖11个行政村:龙泉、沿河、沙坝、光明、营盘、八宝、龙井、翠屏、新民、银屏、西屏。镇政府驻龙泉。1958年建龙头山公社,1962年改区,1969年改龙头山公社,1983年改区,1988年析置改乡。原翠屏乡1988年从龙头山乡划出建翠屏乡。2006年,撤销龙头山乡和翠屏乡,设立龙头山镇,镇政府驻原龙头山乡政府驻地。

桃源回族乡

面积:59.94平方千米 人口:3.77万人 邮编:657101 辖5个行政村:桃源、箐门、拖姑、铁家湾、大水塘。乡政府驻桃源。1988年新建桃源回族乡。2006年,将桃源回族乡的普芝噜、岩洞2个村委会划归文屏镇管辖。

茨院回族乡

面积:38.7平方千米 人口:2.56万人 邮编:657101 辖5个行政村:茨院、葫芦口、沿闸、板板房、田合。乡政府驻渗水底。1988年由桃源析建茨院回族乡。

小寨乡

面积:96.92平方千米 人口:2.90万人 邮编:657105 辖4个行政村:大坪、小寨、梨园、赵家海。乡政府驻大梨园。1958年建跃进公社,1962年成立小寨区,1969年改公社,1983年改区,1988年改乡。

江底乡

面积:141.03平方千米 人口:2.60万人 邮编:657102 辖7个行政村:大水井、仙人洞、坡脚、箐脚、洗洋塘、水塘、江底。乡政府驻潘寨。1958年建大水井公社,1962年改区,1969年改公社,1983年改区,1988年改大水井乡。2006年,将大水井乡的马鹿沟村委会划归文屏镇管辖,同年,大水井乡更名为江底乡。

火德红乡

面积:91.6平方千米 人口:1.98万人 邮编:657104 辖6个行政村:火德红、鹊落、李家山、银厂、南筐、机车。乡政府驻火德红。1962生为火德红区,1969年建公社,1983年改区,1988年改乡。

龙树乡

面积:112.32平方千米 人口:3.70万人 邮编:657108 辖4个行政村:龙树、新乐、照壁、塘房。乡政府驻龙树。1951年为第四区,1958年建龙树公社,1962年改区,1988年改乡。

新街乡

面积:113.1平方千米 人口:1.80万人 邮编:657108 辖5个行政村:新街、酒房、闪桥、坪地营、转山包。乡政府驻新街。1988年从龙树乡划出设新街乡。

梭山乡 面

积:136.2平方千米 人口:3.10万人 邮编:657111 辖9个行政村:梭山、黑石、查拉、密所、挖水、黑寨、埂底、妥乐、甘田。乡政府驻梭山。1951年为第五区,1958年建梭山公社,1962年改区,1969年改公社,1983年改区,1988年改乡。

乐红乡

面积:127.2平方千米 人口:3.30万人 邮编:657107 辖8个行政村:官寨、红布、利外、关溜、新林、乐红、施初、对竹。乡政府驻古吉。1951年为六区,1958年建乐红公社,1962年改区,1969年改公社,1983年改区,1988年改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