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丽莎白·彼得罗芙娜的人物经历
伊丽莎白出生那天,正逢彼得一世从波尔塔瓦战役凯旋。为庆祝这次胜利,莫斯科为彼得一世举行了盛大的凯旋入城仪式。彼得一世入城后,得知女儿诞生的消息,欣喜万分,下旨把欢庆胜利的宴席改为庆祝公主诞生。彼得大帝和叶卡捷琳娜一世对这个女儿都是珍爱有加,尤其是晚年的彼得大帝,他最亲近的人只有伊丽莎白一人而已。
伊丽莎白自幼美貌出众,许多来俄罗斯的外国使臣都注意到俄罗斯公主的倾城之貌。有一次少女时代的伊丽莎白和姐姐安娜迎接从国外归来的父皇彼得一世,姐妹俩特意穿上了西班牙的宫廷礼服,令在场的欧洲使者为之倾倒。1732年,在庆祝安娜女皇登基举行的盛大宴会上,俄罗斯贵族们向前来祝贺的中国使臣询问,哪位前来赴宴的女贵宾最美,中国使臣不约而同地都指向二十三岁的伊丽莎白公主。 安娜女皇在位期间,重用情人兼宠臣比龙,指使比龙控制下的秘密刑侦衙门对莫斯科贵族们大肆打击,滥用刑罚,招致很多人的不满。这时候一贯忠于彼得大帝的禁军等力量把希望寄托在伊丽莎白身上,很多人认为伊丽莎白在所有彼得大帝继承人中,最有资格。等安娜女皇过世,襁褓中的伊凡六世成为俄罗斯皇帝。本来库尔兰公爵兼秘密刑侦衙门长官比龙已经让天下人为之侧目,又加上了伊凡六世代表的德国布伦瑞克家族势力,两股势力***同秉政俄罗斯,使得朝中重臣们的不满情绪进一步发酵,最终演化成了宫廷政变。一方面由于有了彼得大帝亲自组建的普列阿布拉仁斯基军团鼎力支持,一方面伊丽莎白对自身命运的担忧,终于,1741年12月6日清晨,伊丽莎白率领普列阿布拉仁斯基军团发动不流血政变,推翻了伊凡六世,并将德国势力彻底清除出宫。之前,伊凡六世之母,摄政的安娜·利奥波尔多芙娜曾经接到过关于伊丽莎白计划谋反的消息,却因为她过分相信这位“闺蜜”,加上要参加另一位闺蜜的婚礼,而耽搁了下来。政变当天,伊丽莎白身穿胸甲,在向圣母玛利亚祷告后乘坐雪橇,前往普列阿布拉仁斯基军团营地,率众前往皇宫。虽然有禁卫军的支持,但支持者中没有一个在当时是军官,无法下令,伊丽莎白只好亲帅大军进入冬宫。政变者几乎没有遇到任何阻碍,宫中守卫普遍倒戈相迎,由于积雪太厚,身穿长裙的伊丽莎白几乎全程是被抬进宫中去的。政变军顺利进入冬宫二楼,逮捕了熟睡中的安娜·利奥波尔多芙娜和安东·乌尔里希夫妇,将他们押上了事先准备的雪橇。随后伊丽莎白向士兵们下令,只有再小皇帝醒来之后才能逮捕他,于是众人一直守在伊凡六世的摇篮边,直到他醒来。伊凡六世醒来后被眼前的景象吓哭,隔壁卧室里年仅四个月的妹妹叶卡捷琳娜公主也摔下床来,导致双耳失聪。不伦瑞克家族全体遭到逮捕和关押,俄国宫廷的德意志势力被彻底剪除。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十一年前最高秘密委员会七个人关起门来,决定让库尔兰女公爵安娜继承皇位,是为了让伊凡五世这个代表保守派势力的支系上台,防止伊丽莎白代表的西派恢复彼得大帝的各项改革措施;而禁军和各位大臣又全力支持伊丽莎白登基,也是为了驱逐盘踞在俄罗斯皇位上的德国势力,恢复代表俄罗斯的正统重登大宝。无论如何,当时确实有很多人把支持伊丽莎白看成是爱国义举,把政变看成是驱逐布伦瑞克家族的正当手段。
自彼得大帝和叶卡捷琳娜一世之后,彼得二世登基,接着安娜女皇秉政,伊凡六世继位,最后伊丽莎白上台,十四年间俄罗斯宫廷政变迭起,西派、本土派、德国党、俄罗斯党轮流掌权,大有鲁迅所说的革命,革革命,革革革命......的意味。
就这样,伊丽莎白公主登上皇帝宝座,成为俄罗斯罗曼诺夫王朝的第六位皇帝,也是第三位女皇。 伊丽莎白登基伊始,宣布恢复所有彼得大帝的改革措施,解散了内阁,恢复彼得大帝时代的枢密院,设枢密院总理大臣,总领国务,取消死刑(在伊丽莎白下旨处死了所有亲德贵族和她的政治敌人之后做出的决定),取消了俄罗斯国内海关,颁布鼓励商业流通的法令,用法律形式确定了贵族特权,建立起能够吸收社会各个阶层任职的文官体制,同时也全力以赴巩固君主专制。从历史角度看,伊丽莎白女皇是俄罗斯开明君主专制制度的始作俑者,自伊丽莎白女皇开始,俄罗斯的各项国家制度,包括君主制度才可以说真正成熟起来。
很多人都有一个印象,似乎伊丽莎白在恢复枢密院以后,就把所有国家要务交给她信任的大臣们去办理,而她本人则热衷于组织假面舞会和各种游艺活动,可谓投纵奢华声色之内,置身勤勉国政之外。但仔细分析一下就不难看出,伊丽莎白女皇巧妙地利用手下大臣们和俄罗斯各派贵族之间的关系,不露锋芒,但又不遗余力,有所取舍地推行各项富国强兵政策。这对于被人推上皇位的伊丽莎白来讲,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伊丽莎白在位期间,除了在内政方面颇有建树,在对外交往和开疆拓土方面页小试牛刀。1741年至1743年俄罗斯和瑞典之间爆发战争,最后以俄军胜利而告终,俄罗斯占领了一小块原属芬兰的土地。此后又与奥地利签署同盟条约,用来牵制日益强大起来普鲁士,在1745年和1748年主动依靠外交手段调停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中的奥普关系和奥法关系,获取了战场上得不到的利益。此后俄罗斯还参加了七年战争,占领了普鲁士的柯尼斯堡(今加里宁格勒)。
七年战争,按照丘吉尔的说法,可以称作是欧洲近代史上的第一次世界大战。这是欧洲进入资本时代后的第一次大规模战争,实质就是欧洲列强为争夺殖民地和势力范围,为抢夺海外市场进行的一次势力洗牌。几乎当时的所有欧洲列强、欧洲大小国家都参加了这次战争,参战各方除了把陆军投入战场,还有海军参战;作战地点也不限于欧洲,在加勒比海,印度和菲律宾都有战事发生。
七年战争的全面爆发是在1756年,但此前英法两个殖民大国为争夺北美殖民地就开始武装冲突,自1755年起两国在北美大打出手;而在欧洲大陆,普鲁士和奥地利为西里西亚地区已经两度交手,最终西里西亚被普鲁士一口吞下,普鲁士的领土面积由12万平方公里一下子扩大到近16万平方公里,人口也由230多万激增到500多万,这是奥地利所不能接受的。(腓特烈大帝就说过奥地利女王玛丽亚·特雷西娅与法国路易十五的情妇蓬帕杜夫人与女沙皇这三条裙子定立了毁灭他的联盟,双面骑士德恩·多·波蒙的传说也不是没有根据的) 原来由法国和奥地利主导的欧洲大陆政治秩序受到新崛起的普鲁士的挑战,俄罗斯也加入了对欧洲事务话事权的角逐。本来与法国敌对的奥地利转而与法国结盟,对抗普鲁士;普鲁士为了防止俄罗斯插手欧洲事务,避免在东西两线同时向法奥俄三国开战,就向英国寻求帮助,签订了同盟条约。这样欧洲大陆敌对的两大军事政治集团逐渐形成,战争爆发已经不可避免。 1756年,英国对法国宣战。此后,以普鲁士,英国,葡萄牙,汉诺威王国,黑森-卡塞尔侯国,布伦瑞克公国和北美印地安易洛魁联盟为一方,以奥地利,法国,俄罗斯,西班牙,萨克森王国,瑞典,那不勒斯王国和撒丁王国为另一方,进行了全面战争。
1757年夏天,俄罗斯加入战争。第一阶段的战役由费多尔·马特维耶维奇·阿普拉克辛元帅指挥,但他畏首畏尾,裹足不前,在战局顺利的情况下仍按兵不动,而且听信谣言,误以为伊丽莎白女皇病逝,差点就从前线撤军。伊丽莎白大怒,将阿普拉克辛元帅召回,投入监狱。三年后阿普拉克辛元帅死在狱中。
自1758年开始,俄军由威廉·费尔默将军指挥。费尔默的父亲是英国人,他生在俄罗斯,少年从军,曾在禁军服役,担任过禁军将领米尼赫的副官。后来参加了远征克里木和对瑞典的战争,历经多次战争,一步一步升到将军。费尔默果然没有辜负伊丽莎白的期望,很快就占领了东普鲁士首都柯尼斯堡,横扫整个东普鲁士。在当年8月14日的曹恩道夫战役中,俄军士兵的表现异常英勇顽强,重创腓特烈二世率领的普鲁士军队。
1759年5月,伊丽莎白女皇任命萨尔特科夫将军接替费尔默,指挥俄军同普鲁士作战。据史书记载,费尔默被撤换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女皇陛下认为他在曹恩道夫战役取得决定性胜利的情况下,未能继续扩大战果,一举全歼普军,而是以伤亡惨重为借口于次日先于普军从战场撤出,结果错失良机,造成战争局势的反复。萨尔特科夫将军接任后,战局发展对俄军非常有利,1760年10月,俄奥联军一度占领了普鲁士首都柏林。
战争就在反复争夺中持续下去,直到1763年2月以普英联盟的彻底胜利而结束。战争的结果对以后的欧洲历史和整个世界历史都产生了重大影响:根据英法《巴黎和约》,法国把加拿大,东路易斯安那和加勒比海上的几个群岛以及印度大部割让给英国。这场战争宣告了法国在美洲殖民统治的结束,而英国成为世界第一号殖民大国。
普鲁士也最终把西里西亚并入版图,一跃成为欧洲强国,自此开始了百余年的德国统一进程。战后普鲁士开始外交努力,最终和俄罗斯结成了同盟,这对日后的欧洲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对于俄罗斯来讲,这个战争可以说是不胜不负。在七年战争期间,伊丽莎白女皇病逝,继任者彼得三世立即和普鲁士签订和约,放弃了所有的胜利果实。俄罗斯的最大收获不过是一次练兵,所有18世纪后期叶卡捷琳娜二世时代名满天下的将军都是从这场战争中成长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