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语
傣语
傣语
它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在我国主要分布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自治州和耿马、孟连自治县。用户人口约84万。有两种方言,人口多,分布集中:德宏方言主要分布在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和耿马、双江、镇康、沧源、孟连、澜沧、西盟、景谷、景东、保山、腾冲、长宁县;西双版纳方言分布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国外主要分布在泰国、老挝、缅甸、越南。傣族人有拼音文字,但各地不一样。新中国成立后,进行了一些改革。
语音学①声母少,韵母多。②西双版纳方言(以云景红方言为代表,下同)有21个声母:P,ph,B,M,F,V,T,th,D,N,L,Yi,S,J,K,kw,Yi,xw,Yi。德宏方言(以芒市方言为代表,下同)只有16声母。西双版纳方言B在德宏方言中合并成M(部分方言合并成V),D和N在德宏方言中合并成L(部分方言还在对立),kw和xw在德宏方言中分别合并成K和X。(3)这两种方言的声母X和S可以分别自由读作kh和“h”;在汉族或其他民族杂居的内陆地区,kh与X、H、s相反④西双版纳方言有91个元音,德宏方言有84个元音。两种方言都有九个基本元音,a,I,e,ε,u,o,ф,ш,а,а有一个很长的结尾,所以实际上* *有10个元音音位。而有些地方元音ε和Wan已经分别合并成E和O了。⑤两种方言都有-i、-u、-m、-n、-Mi、-p、-t和-K,不过西双版纳方言多了一个韵尾,德宏方言多了一个韵尾。除了以上两种方言,有些方言的辅音韵尾不全,有些方言的鼻音韵尾只剩下一两个。⑥一般有6个放松音,3到4个提升音。西双版纳方言声母发音为P、T、K、谢、B、D、Ge、J,德宏方言大部分地方并入阳。德宏方言的孟定话,阴平字不分化,阴平和阳曲合并,所以舒声调只有五种。
语法语序和虚词是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语序是:主语在谓语之前,宾语在动词谓语之后。比如西双版纳方言:to55xa13(我)tεm13(写)to55(字)tai14(傣语)“我写傣语”。②定语位于中心语之后。比如西双版纳方言:mì(壶)tì 41(铜)“铜壶”,ho41(牛)hau41(我们)“我们的牛”,nam11。③副词作状语时,位置在前后,否定副词总是在前。如西双版纳方言:bau35(非)va∶n55(甜)“不甜”,bau35(非)het33(做)“不做”。前后有程度副词和时间副词。比如di55(好)ti55(很好)“很好”,ki33(慢)pai55(走)“慢慢走”,su55tsau13(你)pai55(走)n55(第一)Xau55(他们)Pè da: I55(已经)Pè k33(回来了)ma44(来了)Hè n13(来了)“他们回来了。”(4)助词丰富。如a33 (Ma),a41 (Ya),aū(Ba),nū41(Ah),ja35 (Li),lε13 (Le)等等。它们通常位于句末,表示句子的语气。
词汇①大部分是单音节词和双音节复合词,单音节单纯词很少。超过三个音节的单词大多是外来词。(2)合成词的主要构造方式有(以西双版纳方言为例):组合,na13(脸)ta55(眼)“脸”;修饰词,如nam11(水)ta55(眼睛)“眼泪”;主导,如Mì n55(坐垫)ho55(头)“枕头”;主谓式,如na13(面)nai33(融)“微笑”;附加公式,如ta: mi 41kin55(吃)“食”。③大多数动词和形容词后面都可以带音节,表示动作的短促、快速或减弱,或者使形容词的意思更加清晰、生动、细致。比如德宏方言:suk53“洗”-suk53sa: K53“随便洗”,ph33K11“白”-ph33K11SA: k65438。④四声结构非常丰富。如东方言:ku35(各)hūn 55(家)ku35(各)je55(仓房)“家家户户”,lam53(水)Jalu 11(大)hū55(船)suū⑤汉语借词相当多。早期汉语借词多为单音节,如德宏方言:va∶n11“碗”,tse31“纸”。现代汉语借词多为复音词,如koη33sa∶ Ge 55“工厂”,Sσ11x ui 11 tsu 55Ji 11“社会主义”。在外来语中,西双版纳方言和德宏方言,尤其是前者,受小乘佛经的影响,借用了许多巴利语和梵语的词汇。比如A-A-A-A 55xa-A 55la-A 33中的“信”,tham41中的“经典与法式”。这在傣族方言和其他不信仰小乘佛教的同语系语言中是没有的。⑦边境地区和内陆地区两种方言的基本词汇差异很大。分布在边疆地区、人口众多、居住集中的方言和方言,它们之间的词汇差异不大,同源词占65 ~ 75%;居住在内地,使用人数较少的,与边境地区的方言差异较大,同源的占50 ~ 60%。
-
傣语
傣语
它属于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主要分布在中国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自治州及西南和南部的部分县。用户人口约84万(1982)。此外,在泰国、老挝、缅甸和越南也有分布。西双版纳话和德宏话用的人比较多。西双版纳方言有21声母,91韵母;德宏方言有16声母;84个元音。两种方言各有六个舒声调和三个促声调。每个元音有九个单音节元音:A,I,E,ε,U,O,Ba,Lu,Ba。西双版纳方言中有82个带-i、-u、-m、-n、-e、-p、-t、-k和-da的元音。德宏方言没有带-da的元音,但有-lu。语序和虚词是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句子的语序是主谓宾。名词的修饰语跟在中心词后面,副词修饰动词或形容词时,位置在前后,随副词不同而变化。情态助词比较丰富,通常位于句末。单音节词和双音节复合词占大多数,多音节单纯词较少。四字格结构的词很多。汉语借词相当多。早期汉语借词多为单音词,现代汉语借词多为复音词。在外语借词中,西双版纳方言由于受小乘佛经的影响,借用了很多巴利语的词,这些词在同一语系的其他语言中是没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