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家人之名》的迷局:高开低走还是为舆论所坏?

《以家人之名》播出之后,除了开局两天收到较多的赞扬外,接下来的时间里所受到层出不穷的抨击质疑与批判多到令人瞠目结舌的地步,热度有多高,被批评的力度就有多强。豆瓣上的评分从8.6跌落到7.4,相当一部分群众评价这部戏令他们大失所望。

目前来看,针对这部戏的批评火力主要集中在这一说法上: 说好的家庭题材剧,结果却像普通偶像剧一样弄出狗血三角恋出来,高开低走,强行把亲情变爱情,实在是令人愤怒这种挂羊头卖狗肉的行为。

在这些感到失望的观众网友们评论中,我选出了 最让他们感到愤怒的地方:狗血三角恋

而最能代表狗血、同时也是受诟病最多的两个剧情点,一个是他们从预告中看到的两个哥哥都向李尖尖表白的剧情, 疑似两个哥哥都有让亲情变爱情的行为 ;另一个是凌霄同李尖尖的闺蜜齐明月联系了九年,却感觉不出齐明月对自己的好感,一点都 不符合凌霄善于斩断暧昧的人物性格,此行为十分绿茶。

目前播出的剧情进度还不到3/4,但这 两处被骂得最狠的地方 也得到了 完美的解答

先是两个哥哥都对妹妹由亲情变成爱情的突兀转变。显然凌霄对李尖尖的 情感 从来都不是由亲情突然变成爱情的神转折,这一点无需多言,连这一点都无法理解的网友也确实没有继续将这部戏看下去的必要了。

关于凌霄的爱情,也有部分网友诟病他的 情感 显露是不正确的,完全是强势尬撩。李尖尖把他当哥哥,他却想当人家伴侣。这让他们代入并想起了自己身边会强势告白却不顾他人感受的自作多情讨厌鬼。

就不说前面所播出剧集中那些深埋的细节了,单从27、 28集的剧情来看,李尖尖和凌霄的 两情相悦,已经显眼到不能再明显的地步了。 李尖尖对凌霄和她之间的亲密肢体接触,不仅不反感,反而适应良好;会在凌霄和她讨论今后生两个孩子的时候,感到不好意思又有几分窃喜。如果李尖尖对凌霄没有爱情,凌霄说这样的话就是言语骚扰,但如果 两人之间本就是小情侣,这不就是正常操作? 情侣关系和其他关系的相处方式,本就是不一致的。

更何况李尖尖嘴上没有回应凌霄一句我也爱你,但在与凌霄的聊天中已经开始考虑凌霄母亲和妹妹小橙子对自己的接受度问题了。这样的 情感 回应还不够明显和诚实吗?

什么时候,电视剧已经是不看人物角色行动中的深意, 听他们说爱便是爱,没说爱便不是爱的思维模式了?这样的想法真不知道是在侮辱电视剧的制作方还是侮辱观众的智商。

同样的,还有李尖尖和小哥贺子秋之间的 情感 。正因为贺子秋和李尖尖说了想要和她结婚,很多人都对这种亲情变爱情的行为感到极为愤怒。

还是那句话, 不是因为他说想和她结婚,他的感情就被定义成爱情的 。如果只听子秋说了这样的话,便对他的亲情纯度产生了怀疑,那么观众的思考能力可能比庄北高明不了多少。

不仅仅是李尖尖接受不了贺子秋和自己成为真实夫妻的这样想法,就连告白的贺子秋,也完全不能接受这样的关系。

贺子秋对这段婚姻的 诉求 ,仅仅源自于 他想要更好的照顾李尖尖和李爸爸。 当李尖尖向他点明,真正的夫妻会在同一张床上睡觉的时候, 他的脑海完全不能接受这种可怕的想法 ,甚至还反问李尖尖, 你一个小孩子怎么能去想这么可怕的东西 ?他 从未将李尖尖当作一个女孩子看待 ,李尖尖在他心中永远是需要被他照顾的小孩子。

这里有一个 很有意思的对比 ,对真正的哥哥贺子秋来讲,妹妹永远都是孩子;而对于一直希望把李尖尖变成恋人的凌霄来说,他却感慨李尖尖实在是太过晚熟。 一个希望妹妹永远不要长大,另一个却想她早日成为成熟的大人。

这就是最为人诟病的兄妹三人狗血三角恋的真相,一个是一直存在的爱情,一个是从未变质的亲情。

另一处 让凌霄被骂的最多的剧情 ,便是他和齐明月之间的暧昧。他们的说法是, 你们俩都聊了9年了,字里行间你就感受不到她对你的 情感 吗?

这团迷雾也已经解开了。凌霄向齐明月道歉时,曾经问过她为何会喜欢自己,毕竟他们认识的那一年相处极少,话也不多,而在手机联系的9年中,两人聊的少,话题也只是李尖尖,双方都不聊自己的情况就算了, 就连宣称喜欢凌霄的齐明月,也从来没有表达过想要去关心和了解凌霄处境的任何想法。在这样的情况下,凌霄会知道齐明月喜欢自己,那他一定是得了妄想症。

在凌霄的点拨下,齐明月才明白自己确实不是喜欢真正的凌霄,更多是自己 情感 状态的一种寄托。 这样的现象在当代年轻女性中其实并不少见,只是在 情感 剧中很少被刻画的,就这一点而言,这部剧是很优秀的。 很可惜很多人都 先入为主 了,既然她言语上那么说了, 这部剧一定会像以前那些剧情一样,他爱她,她爱他,各种狗血。

《乌合之众》的影响力之所以持久,大概在于勒庞在其中对群众心理的生动刻画。关于群体情绪的描述,书中用了这样一段话来形容 :

在 情感 上,就像在许多其他方面一样,身处群体中的个人类似于原始人, 不管是好是坏, 情感 表达的突出特点就是简单夸张。 因为他 不能做细致区分 ,从 整体上 去看待一个事件,更 看不到 其中存在的 过渡状态 。群体情绪的 夸张 也受到另一个事实的强化, 即不管什么 情感 ,一旦表现出来,通过暗示和传染的方式非常迅速地进行传播,它所明确赞扬的目标就会力量倍增

显然如今网络上的 部分网友 ,也有这样的群体特点。

部分观众们抨击这部剧并没有逃脱狗血言情剧的套路, 实际上是他们自己没有跳出这样的思维模式,当他们看到碎片化的信息后便坚信,这一定就是走曾经走过的套路。 哪怕现在的剧情已经证实了, 这部剧就走出了新的路。

他们说,我们只想看温馨亲情剧, 不想看大型 情感 撕逼,怎么就这么难? 挂羊头卖狗肉,差评。事实上是, 剧里永远没有剧外的评价撕得这么厉害。 说着不喜欢撕的剧情, 而实际上他们正在自己用自己的身体力行证明着,他们究竟有多么得喜爱这样的行为。他们口中所厌弃的,正是他们实际行为中所爱的。

以家人之名偏离了家庭题材的主线了吗?从来没有过。 如果没有相爱的两人组成家庭,后面的亲情又从何而来呢?家庭剧不应该排斥爱情,这不是凌霄和李尖尖青梅竹马的感情受到抵制的理由。

引起了误解的年轻一辈们之间的感情线现如今已被解开误会,那么在此同时,我们就不要再忽略了这个特殊家庭中, 每个人的成长历程,以及长辈们与小辈们之间的深厚 情感 ,是如何 诠释何为家人的。

或许是这样的家庭题材剧在近些年来实在是少见,导致诸多观众们先入为主地将它划分常见的套路狗血剧, 这其实不是这部剧所面临的迷局,而是需要部分网友观念意识的转变。

不管舆论中的评分是升高还是跌落,不管部分网友们是在情绪激烈地赞扬还是抨击,一部合你心意的电视剧初心就是有让你感受到舒服的点。 喜欢就停留,不喜欢就换台,这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