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握电影的节奏
节奏是一种运动模式,是运动的周期性特征,它具有动作的一致性和重复性。(节选自教材)可见节奏是一个具有明显时间性的东西,节奏也是一个非常神秘的东西。我们都能感觉到它,但它只是一种感觉,而不是一句话。
节奏在影视艺术中也是这样的,因为它的存在,电影中画面的连续性更自然,就像大头针一样。也正是因为它的存在,影视剧变得更加神秘。
在影视艺术中,人物的动作,摄影机的动作等。都是节奏形成的要素,而影视艺术与音乐相比没有那么明显,完全是观众的一种感觉。
要把握电影的节奏,首先要了解影视剧中节奏的旅行元素。
今天,随着社会的发展,电影已经从无声进入有声时代,电影艺术更明显地演变为一种视听艺术,因此电影中的节奏主要是:1。画面的节奏,2。声音的节奏。
影响画面的节奏有:1。摄像机的运动,2。剪辑节奏,3。受试者的运动;声音的节奏包括:1。语言二。音乐3。声音。
以上画面和声音的节奏在课本上已经写得很详细了,这里就不多写了。主要研究的问题是如何把握节奏,重点是“如何把握”而不是“节奏”。把握节奏是为了让节奏符合观众的口味。观众在看电影的时候(只说节奏感)会有一种莫名的节奏感。所谓节奏感,是指大脑皮层在节奏对象的作用下产生兴奋,从而引起一系列心理活动,进而通过神经中枢协调统一人体四肢和器官的生理功能,准确完成符合节奏的肌肉或肢体运动技能的能力。(节选自百度百科)
节奏如前所述,是一种有规律的、连续的、完整的运动形式,以重复和对应的形式组织各种变化的因素,形成连贯有序的整体,是抒情作品的重要因素。所以需要观众有一定的节奏感,才能激起观众的* * *声。在这个过程中,它回到了主体——节奏,把握节奏就是把握观众的心理。
本文的重点来了——如何把握电影的节奏?
影视剧是音画结合的产物,所以在下面的评论中,音画也是结合起来讲述的。
一部影视作品中,整部影片中的节奏是不一致的,是需要放松的。电影故事一般分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在这个过程中,节奏的大致方向是由慢到快,在回落的过程中,它就像一座山峰。在一些小段落中也是如此。在李安导演的《卧虎藏龙》第一场戏中,章子怡和杨紫琼打了起来,章子怡去偷剑。被发现后,仆人开始大喊并抓小偷。这时,被动声鼓声开始进入,并且随着打斗画面和动作的速度,鼓声也发生了变化。这时的鼓声就像人的心跳,融入了画面和声音。当战斗结束时,鼓声消失了。在这个场景中,声音和画面的结合是无缝的。如果没有声音,观众会感到绝对的缺失,就像吃没有味道的食物一样。没有图片怎么办?更不用说。所以音画是相辅相成的,* * *控制着影片的节奏。慢则慢,病则病。当然,创作者必须考虑到观众的感受。如果一部电影从开始到结束的节奏特别快,观众就会看起来非常疲惫,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如果你想太慢,估计观众都去睡觉了。重要的是有一个放松和释放的地方。此时,由迪士尼电影公司拍摄并于2000年上映的《幻想曲2000》实际上诞生于1940年。幻想曲已经成为迪士尼动画图书馆最具历史意义和最令人难忘的资产。彻底转型的《幻想曲2000》仍然源于沃尔特叔叔将动画与古典音乐相结合的想法。整部电影的主要部分是动画,只有当一段音乐随着另一段音乐变化时,人才会出现。本片包含八首古典音乐:1。第五交响曲,2。罗马之松,3。蓝色狂想曲,4。第二钢琴协奏曲快速版,5。动物狂欢节,6。魔术师学徒(版本在幻想曲1940),7。雄伟的进行曲,8。火鸟组合。使用动画来展示musical.ly的意境,使电影更具创意和想象力,更具观赏性。节奏配合音乐,画面配合音乐,让我们的心随之起舞。确实是一场视听盛宴。因为当电影被重新创作时音乐已经准备好了,创作者所做的就是如何给它添加图片。音乐占据主要地位,音乐的节奏明显控制了画面,所以《幻想曲2000》在节奏上是无与伦比的,画面和音乐配合得如此之好。高音时画面有冲击力,低音时画面平静,节奏感油然而生,剩下的就是欣赏了。
音乐当然对电影的节奏起着重要作用,但我们不能抛弃最原始的因素——剧本。一部电影的故事情节是整部电影的框架。如果故事情节安排不当,无论音乐多么好,无论剪辑技巧多么高超,都无济于事。2007年由彭氏兄弟执导,郭富城主演的《神探C+》就是这样一部电影。总的来说,这是一部悬疑片,但影片整体节奏太慢,情节设定太牵强。但也有一些段落引人注目。在一个场景中,郭富城跟随一名女子进入一个房间。郭富城被绑在门上偷听,突然被那个女人拉进了房间。郭富城被那个女人压在墙上,面面相觑。这时房间里只有时钟的滴答声,然后画面随着时钟声音的节奏变化,不规则的镜头组连接起来。卡镜头法很好地反映了当时两人的心理状态,也抓住了观众的心理。非常精彩。但就整部电影而言,他的节奏不够精准,不够悬疑。
一般来说,节奏是一种非常难以捉摸的东西,它是一个人内心的感受。听歌看电影是可能的。你觉得节奏好别人讨厌。要把握好他并不容易。因为人本身是一个有思想的东西,是一个复杂的有机体。创作者只能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感受编辑图片和添加声音。
电影制作的最后一道工序是声音和画面的合成,这也是一项创造性的工作。一般来说,不应该有声音和画面,也不应该有画面和声音,而是画面和声音结合起来表现“戏”,* * *会向观众传达电影的节奏。可见声音和画面缺一不可。在把握节奏的时候,不能只考虑一个方面,要考虑全部,尤其是观众的感受。总的来说,把握节奏,要从剧情等方面入手。
总的来说,对电影节奏的理解就这么多。我想用书中的一句话作为本文的结语——艺术之所以是艺术,是其节奏的感性特征,即节奏的把握和体验是一种完全感性的东西,而不是机械化和僵化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