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 2021 年高考全国卷 Ⅲ 作文题《可为与有为》?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写?

对于考生来说,如果时间没有那么的充裕,保守的写作策略。就是将将近1000字平摊为三个部分,每个部分讲一个小点,从材料告诉我们的5个部分里面选3个部分即可。

可以化为从宏观到微观的三个层次,节日就是最宏观的部分,强调民族自信力,强调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歌曲和作品属于文艺层面,不管是被这些优秀的作品所影响,还是创造出新的作品,都是外部的积极***鸣;而不管是烈士还是榜样,都是更加微观的针对到任何人的影响上。

三个层面,三个部分在成文里就很清楚的表达出来了,而且这么写也能够非常好的契合,可为和有为所要求的时代与个人的关系。

比如如果我只选择烈士,那可以将视角放的非常小,然后再选择三个和时代有关的烈士形象:抗战烈士、疫情烈士和缉毒烈士,用战争隐喻将三个不同的烈士形象串起来,这样既满足了题目的要求,又有一个很新的点。

同样的道理,也可以选择文艺作品,优秀的红色文艺作品可以选好几个《风声》《觉醒年代》《那兔》,看好电影电视剧动画。

这题目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已经算不得是隐喻了。材料已经给定了,立意最标准的写法:

不管是选择节日、歌曲、作品、烈士、榜样中的哪一个或者说全部都选,这个文章的最终得分都不会太低。而且在材料告诉我们讨论的关系,实际上是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相统一的关系。所谓的个人价值,就要落到个体上:青年的行动、青春的奉献、不断的前行。所谓的社会价值就是要落到集体上,国家上,党的领导上。

今年的考题和去年相比差距非常的大,去年讨论热度最高的是齐桓公读书会,更重要的考察点是回归到文本,以及对于文本的深度挖掘——对群文阅读教学法来说是一种鼓励。今年代表性的题目就是这道题,不需要对文本有更加纵向的挖掘,而是建立在一个更加宽泛更加宏大的叙事上,选用不同的材料进行成篇。

你说有可为与有为,这是非常典型的面对时代发展的两种最正确的方式。在材料中已经讲得非常清楚了,可为指的是大有可为的时代,所以谈可为的时候主要是谈时代给予了青少年们怎样的机会,重点应该集中在富和强两方面上,也就是我国的经济实力获得快速的增长,国家在国际地位的对话中不断的增强;个人在这样的环境下,拥有更强大的民族自信力,民族凝聚力。

那么有为,指的就是青年在这样一个时代下要怎么做的问题。要怎么做呢?当然是要响应时代的召唤,积极的投身到主动的建设中去。具体的方法材料里也讲的很清楚,简单的说就是4种:读书、识人、行路、历事。

但是相对比较麻烦的是,这样的考题对于有二类卷得分的同学是利好,对于得一类卷分数的同学就比较难受了,要得到45分到50分之间,不算难事,可是要上52直至58,需要跨过的第1个坎就是不要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