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ng拼音的汉字
yong拼音的汉字:用、永、佣、咏、泳、拥、俑、勇、涌、痈、庸、雍
庸
庸拼音:yōng是汉语常用字,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庸”在先秦是对某些地位较低的劳动者的一种称呼,故“庸”有平庸、平常之义。战国之间,“庸”所指的对象也发生了变化。在战国时期的史料里,“庸”有时指雇佣劳动者,这个意思后作“佣”。
庸由雇佣引申为用,使用则有成效,故又引申指功劳、功绩。后来“庸”又假借作疑问代词,相当于哪、难道。在古代文献中还与“诵”“墉”“赓”等字通用。
文字溯源
庸字在甲骨文中已经出现,构型尚不明确。一种说法认为甲骨文字形上部为“庚”,下部为“用”。“庚”为乐器之象为钲、鼓、镛等,其说不一,乐器可供使用,表示庸的本义与使用有关。“用”一说像木桶,桶可使用,表示庸的本义与使用有关。
“用”也有表音的作用,庸与用并为喻纽东部。用为庸的源头、声首与初文,甲骨文已见之。商代庚与用两个构件一上一下,两相分离。自西周开始,用一个通贯的直笔把上下连为一体,一直为后代所承用。
隶变后期才从庚部件顶部离析出一个广字,楷书最后作庸,是笔意、笔势变化的结果。庸之本义盖为人劳役所使用、雇佣,引申指仆役、佣工。又引申泛指一般使用。
也有人认为认为“庸”本义是大钟,是一种打击乐器,甲骨文中称作“置庸”。由卜辞“置庸”可知与庸两种打击乐器还可以配合演奏。当时还有新庸、旧庸、美庸的区别。字形以“庚”为形旁。
从庚,以示像钲铙类的打击乐器;“用”作声旁,表示音读。或以为下部不是“用”字,而是放置大钟的木座。一般认为,商代的“庸”置于木座上,柄在下,口朝上敲击演奏,但金文中的庸字为倒置形。
庸柄在一上,庸口朝下,且庸的柄部位置有附着物,分置庸柄两侧,好似两根绳子的牵拉悬挂状,由此可见,庸极有可能为悬挂演奏。庸假借为使用之义后,本义为假借义所取代,分化出从金、庸声的“镛”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