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鹿的特点外貌描写
梅花鹿的特点外貌从以下三个方面描写:
1、体型和外观:梅花鹿的体长通常在125至145厘米之间,尾长在12至13厘米之间,肩高达70至95厘米,体重在70至100千克之间。它们的头部略圆,颜面部较长,鼻端裸露,眼大而圆。
眶下腺呈裂缝状,泪窝明显。梅花鹿的耳长且直立,形状如同柳叶,颈部细长且灵活,四肢细长,主蹄狭而尖,侧蹄小。尾较短,背面呈黑色,腹面为白色。
2、毛色:梅花鹿的毛色会随着季节的改变而改变。在夏季,它们的体毛为棕黄色或栗红色,没有绒毛,在背脊两旁和体侧下缘镶嵌着许多排列有序的白色斑点,形状如同梅花,因此得名。到了冬季,体毛会呈烟褐色,白斑不明显,颜色与枯茅草相似。
梅花鹿的颈部和耳背呈灰棕色,一条黑色的背中线从耳尖贯穿到尾的基部,腹部为白色,臀部有白色斑块,周围有黑色毛圈。
3、头部特征:梅花鹿的头部是它们最为显著的特征之一。雄性梅花鹿的头上具有一对实角,这是它们最为突出的特征。
角上***有4个杈,眉杈和主干成一个钝角,在近基部向前伸出,次杈和眉杈距离较大,位置较高。主干在其末端再次分成两个小枝。主干一般向两侧弯曲,略呈半弧形。眉叉向前上方横抱,角尖稍向内弯曲,非常锐利。
梅花鹿的生活习惯:
梅花鹿的群居性不强,但有时会由2~30只组成一个群体,群体中有一头雄性梅花鹿、十头雌性梅花鹿和若干小鹿。在繁殖期过后,鹿群会分为雄性鹿群和雌性鹿群,偶尔会出现雄性梅花鹿单独活动的现象。
梅花鹿主要在清晨和黄昏时出来活动,白天躲藏在向阳的山坡、茅草深密、体色相近的场地上休息。当夜晚来临之后,它们一般会选择在山坡中地势较高的位置栖息,避免受到敌害攻击。梅花鹿主要活动在混交林、草原、山地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