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仁富的讲学活动

北京师范大学讲学鸿胪井

10月28日,在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给研究生讲学鸿胪井

11月10日,再给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的本科生讲学鸿胪井,这2次以“优秀自己,强大祖国”为主题的讲学,充分体现了鸿胪井刻石蕴含着的深厚的爱国主义凝聚力,使听到这个事情的人无不为之动容,不知不觉间潸然泪下,学生反映强烈,课堂上纷纷发言,写字条,发短信,表达感想,在网上发了数条消息,事后,这些学生参与很快组建了“鸿胪井群”。 著名历史学者王仁富教授讲座:呼吁学子关注国宝流失 作者:史颖 文章来源:学生记者团 “ 我希望在我之后,有人来接替我,为国宝回归铺路”

28日晚,著名爱国学者,中国唐鸿胪井碑研究会组织委员,学术委员,崔氏历史文化研究会顾问王仁富教授来我校举行讲座,呼吁更多人关注国宝流失问题。这次文学院研究生励耘学术论坛第三十六期的讲座主要介绍了我国至今尚未收回的,被保存在日本皇宫的唐鸿胪井碑与王仁富教授对这件流失国外的文物十六年如一日的研究,宣传,追讨。

唐睿宗先天二年,鸿胪卿崔?奉旨出使册拜祚荣为渤海郡王,以其所统为忽汗州。为纪念辽东热土归入大唐版图,在旅顺黄金山下,崔?凿井二口,并在井边一块12立方米大的褐色驼形天然巨石上刻下 “持敕节宣劳靺羯使、鸿胪卿崔,忻井两口,永为记验。开元二年五月十八日”三行二十九个字。该石即今天的唐鸿胪井刻石,它证明渤海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具有重大意义。但在1908年,该石却被日本海军掠夺,当作所谓日俄战争“战利品”藏入日本皇宫。王教授以拳拳爱国之心,投入对唐鸿胪井碑的研究中,纠正四百年来使臣名字的舛误,为崔?正名,其关于该碑的著作现藏于日本皇宫,为在该方面的研究作出重大贡献。

讲堂上,每次提到我们这件碑掠走的文物时,王教授都十分动情,在场的老师同学也深受感染,一次次为这位年近八旬的老人鼓掌。互动时,老师与学生详细地询问了这块碑石的情况,王教授迈着并不灵便的腿脚,走近询问者,侧耳聆听,给出细致的回答。最后,王教授提出对大家的殷切期盼:“中国的未来在大家,我希望在我之后,有人来接替我,为国宝回归铺路。” “国宝,中国没有忘记”

——文学院第三十六期励耘研究生学术论坛成功举办

2010年10月28日晚八时,文学院第三十六期励耘研究生学术论坛在电子楼MBA教室拉开序幕。中国索引学会理事、中华社会文化发展基金会唐鸿胪井碑刻研究会组织委员会委员王仁富教授为大家开讲“唐鸿胪井刻石研究”。

首先,王教授讲述了国宝唐鸿胪井刻石的来历、价值和意义。这块刻石原本是唐鸿胪卿崔?出使渤海王国返回时留下的珍贵文物,但在日俄战争期间被日军掠去,现存于日本皇宫。随后他介绍了自退休后的十六年里研究国宝、宣传国宝以及追讨国宝的过程。对这一国宝的流失,王教授痛心疾首,他表示,“我唯一的心愿,就是在我无能为力的时候,仍然会有人接着做下去,不然这笔心债会一直伴随我、折磨我!”

其间,王教授介绍了自己的学术成果:对刻文“鸿胪卿崔忻井两口永为记验”断句时,由于明代《辽东志》编撰者的疏忽,错将“忻”字上断,结果把《旧唐书》上正确的“崔欣”误为“崔忻”,造成400年之久的史误。王教授一字改史,事实得以重见天日。

最后的互动环节中,同学们与王教授进行了热烈的交流与讨论。至此,持续两个小时的讲座圆满结束。此次讲座不仅是一段历史的重溯,更大大提升了同学们的爱国主义意识和情怀。

10月28日的讲学,因为事先张贴了海报,有北京师大其他学院的学生、在北京师大进修的教师、王仁富教授在北京的学生和北京媒体的记者参加,一位网名“豹子头”的同学29日在博客中写了听讲后的感想:

“昨天下午巧遇一老同学,聊天中告诉我当晚8点在电子楼阶梯教室有一个关于石刻的讲座,我以为是讲石刻艺术,就去听了。到那听了才知道,是著名爱国学者、吉林白城师院退休教师王仁富教授介绍了我国至今尚未收回的、被保存在日本皇宫的唐鸿胪井碑与王仁富教授对这件流失国外的文物十六年如一日的研究、宣传、追讨。讲座由中文学院研究生励耘学生论坛组织,王先生中国唐鸿胪井碑研究会组织委员、学术委员、崔氏历史文化研究会顾问,其人我是第一次见到和听到。见到他也许是缘份使然。

唐睿宗先天二年,鸿胪卿崔?奉旨出使册拜祚荣为渤海郡王,以其所统为忽汗州。为纪念辽东热土归入大唐版图,在旅顺黄金山下,崔?凿井二口,并在井边一块12立方米大的褐色驼形天然巨石上刻下 “持敕节宣劳靺羯使、鸿胪卿崔,忻井两口,永为记验。开元二年五月十八日”三行二十九个字。该石即今天的唐鸿胪井刻石,它证明渤海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具有重大意义。但在1908年,该石却被日本海军掠夺,当作所谓日俄战争“战利品”藏入日本皇宫。还播放了专题片,介绍他的工作和各种报道。老先生对追寻国宝做了大量艰苦的工作,讲座时每次提到这件碑掠走的文物时,王教授都十分动情。

互动时我谈了几点感受并问了2个问题。感受是:

1)让我第一次了解认识这个国宝;

2)让我认识了2个民族英雄:唐朝的崔?和现在的王仁富;

3)教育我们每位中华儿女都要有一种强烈的民族责任感;

4)王先生开启了一个追回石刻国宝之路,应该有人继续下去;

5)教育大家做学问的态度和方法。

“豹子头”的这几点感受很有代表性,反映了王仁富教授国宝唐鸿胪井刻石讲学的良好效果。“豹子头”不仅夸赞他是“民族英雄”并且表示要“给王先生点实际支持。”

此前,王仁富教授已经有长达16年的,在白城长春大连北京徐州邢台巩义广州中山深圳海口等地讲学的经历,每次效果都非常好,感动至深,多人流泪。一位军人说:“感谢你为中华民族做了件了不起的好事,我是头一次听说鸿胪井刻石这件事,回去我就会告诉我的爱人和孩子,我们有一个女儿,她才3岁,我要让她记住在日本皇宫里有一件我们中国的国宝。”一个大学毕业已经考取公务员的男青年王钊说:“王教授,应该是我们去看望您,不应当是您来看我们。您多保重,把鸿胪井刻石的事情交给我们,我们要让您看到国宝回归。”不久,他果然到白城看望了王仁富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