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鲜中药的临床应用
中医临床应用鲜药的历史,可追溯到秦汉时期。我国现存最早的古医籍帛书《五十二病方》中就有“取薯蓣茎干治二升,取薯瓜汁二斗以渍之,以为浆,“饮之”,治疗牝痔(肛边生疮而出血者)。薯瓜(山药)汁的应用,是为用鲜植物药自然汁疗法的第一个范例。这是通过服用鲜药浆汁内服以治外科病的方法。
汉·张仲景的《伤寒论》中,鲜药生姜被灵活应用于多种病症中。如:桂枝汤中生姜用于助桂枝解肌散邪并能暖胃止呕;治“发汗后,水药不得入口为逆…… ;若呕者,栀子生姜豉汤主之”,用生姜配合豉子栀汤以治发汗太过致呕逆之证。鲜药生姜,《本草纲目》记其有“生用发散”的功效。此外,还有用于少阴病厥逆重证的“白通加猪胆汁汤”,取咸寒苦降之猪胆汁,以引阳药入阴解阴阳格拒之势,且有滋阴养液之用。可见仲景是非常注重鲜药独特临床功效的应用。
唐代医家,“药王”孙思邈所著《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中,十分注重鲜药的应用。孙氏应用鲜药,不仅治病涉及病种多,用药品种也多。如《千金要方》:生淡竹叶、生淡竹茹、生艾叶(卷三妇人方下);《千金翼方》:生桔梗(卷五妇人一)、生艾(卷八妇人四)。《千金要方》载有“芦根引方”:生芦根、生竹茹、粳米、生姜,以治伤寒后呕哕反胃及干呕不下食之证。在《千金翼方》“薄荷”条下,有“亦堪生食,人家种之饮汁发汗大解劳乏”的记载。
在鲜药临床应用的发展过程中,温病学派对鲜药的应用达到了一个鼎盛时期,对鲜药的临床实践与理论也进行了更深入的探索,使鲜药的临床使用更趋广泛。清代温病学家薛生白,在其著作《湿热论》中,
对湿热证的治疗,处方中多加用鲜药,如鲜荷叶、银花露、鲜菖蒲、鲜稻叶、西瓜白汁、鲜生地汁、鲜莲子等。这些鲜品药物中多味辛而有芳香之气,气味辛香发散则能化湿醒脾,且鲜品药寒凉之性更强,能清热开窍养阴生津,故用于治湿热之证往往能起到点睛之妙。吴鞠通的《温病条辨》卷一“太阴温病,口渴甚者,雪梨浆沃之;吐白沫粘滞不快者,五汁饮沃之”,雪梨浆方即用甜水切薄后放凉开水中浸半天以饮服,五汁饮方则由梨汁、荸荠汁、鲜苇根汁、麦冬汁、藕汁或蔗浆组成。两方均直接用甘凉轻清之鲜品以滋阴补液,分别用“甘冷法”及“甘寒法”治上焦温热病热盛阴伤之证。此外,吴氏名方“清络饮”(鲜荷叶边、鲜银花、西瓜翠衣、鲜扁豆、丝瓜皮、鲜竹叶心),用辛凉芳香之法,“凡暑伤肺经气分之轻皆可用之”。
近现代,鲜药的应用出现了一个间进式发展时期。江浙著名医家丁甘仁,不管伤寒或温病,尤善辨证应用鲜药。如在《丁甘仁医案》中有载:在辨证用方基础上加用鲜生地、鲜石斛以生津清热,治伤寒“热深厥深”之证;在风温燥痰伤阴的治疗方中加用丝瓜络、枇杷叶露(冲)以“清燥救阴”等。此外,解放前后北京著名四大名医尤为推崇鲜药的应用。至1965年9月,中***中央批准卫生部党委关于把卫生工作重点放到农村的报告,随后,大批医务人员去了农村,医务人员带去基层的不仅治病救人之术,还带去了中医的辨证用药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