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月子各地的饮食不一样,你家乡坐月子吃什么?
我的家乡在湖南一个靠北的县,虽然我现在已经离开家乡几年。但生两个宝宝都是在家乡坐的月子,现在就来聊聊我们那里坐月子的饮食。
我们那里坐月子的饮食是分时间段来的。不同时间段有不同的吃法,但总体的吃法就是尽量清淡、清淡。
我们那里的习俗就是坐月子的前3天,只能吃一点清煮的干长豆角或者其他蔬菜。不能吃肉碰荤,老人们说这样做有两层意思:第一,刚生产完,体质还很虚弱,不宜大补。第二:我们湖南人都爱辣椒,但月子里的菜绝对不能吃辣椒。为了避免月子里没有胃口,所以前面三天一定要熬着,熬了三天,见了清淡的肉,肯定也会胃口大开。
我生孩子之前,我妈妈就和我说过这个规矩,说她们那时全是这么做的,并且晒了很多干长豆角给我。生头胎时,我从半夜12点一直痛到第二天中午12点才完成分娩,痛了一夜,没吃任何东西。生完后,身体、精神都很差,更加没胃口,所以那天基本没吃什么东西。
第二天睡了一觉醒来后,体力和精神都恢复了不少。刚好妈妈送早饭过来给我吃,我一看,果然是清煮的干长豆角。看不到一点油星子,也没什么盐味。我强忍着吃了一点,中午不到,又饿的肚子咕咕叫了。等妈妈来送中饭的时候,正好医生也在,我知道我争不过妈妈的“老规矩”,但我可以找医生“伸张正义”啊。医生听了我的诉苦,有点生气地说:“产妇这几天虽然不能大补,但你们这样的饮食也太清淡了,不利于产妇恢复身体,至少可以弄点瘦肉加白菜煮着吃,这样既清淡,又荤素搭配了。”
坐月子的3-10天,我们这里的习俗就是吃猪肚子和老鸭。吃猪肚说是女人经过怀孕后,对肚子损伤太大,吃肚子能补肚子。吃老鸭是因为,老鸭的汤非常美味,而且营养丰富,最主要是吃了不上火。
就是因为有这两个习俗,我们家乡的猪肚和老鸭价格贵的离谱,猪肚的价格在猪肉的2-2.5倍之间,老鸭也比普通的鸭子贵一倍。比较亲近的亲戚,比如舅舅、姑妈、姨妈、伯叔之类的,一般都会早早地为家里的孕妇定好本地自养猪的猪肚或本地自养的老鸭。待到生产后,就买来送去。
这个时候,我们除了继续吃猪肚和老鸭外,可以适当地吃母鸡换换口味了。为什么不能一开始就吃母鸡呢,因为母鸡中含有较多的雌性激素,如产后立刻吃母鸡,会增加产妇体内的雌性激素,影响乳汁的分泌。
我们家乡还有一个必吃的食物—甜酒。一旦母亲确定自己女儿怀孕了,就会算着日子亲自酿一缸甜酒给女儿坐月子喝,不会酿酒的妈妈也会早早地拜托相熟的人准备。
酿酒的糯米都是自家种的,酒曲都是村里的人用山野里的东西自制的,都是非常绿色 健康 的东西。算着日子把糯米蒸熟,放入适量酒曲,然后用缸子装起来。大约48个小时后,又甜又香的酒就好了,然后去掉酒糟,把酒放入锅里煮沸装瓶。这样做的目的,第一是煮沸的酒再也不会变老,变味,永远都是甜甜的。第二是煮沸的酒,酒精含量大大降低,对产妇和新生儿的身体更好。
喝甜酒的时候,就准备一杯开水,倒入4分之一的甜酒,一杯浓香又清甜的甜酒饮料就做好了。不仅非常美味、下奶,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只是注意,产后10天后,不能喝,怕造成恶露不尽。
我们家乡坐月子时,饮食最大的特点就是清淡,少油少盐,不能吃炒菜,不能吃公鸡,不能吃难咬和生冷的食物。我妈妈总是和我说,我以前有位婶婶喜欢在月子里啃鸡骨头,结果不到50岁牙齿就掉了一半。还说如果有慢性咽喉炎的人,放盐一定要更少,这样出了月子后,咽喉炎会好了大半。
总体上,我们家乡的月子饮食,还是符合科学依据的。但前三天戒荤戒得太狠,整体食物比较单调是硬伤。我的第一个月子被婆婆和妈妈就这么折腾过来了。第二个月子,我吸取教训,了解了这方面的知识,对月子的饮食有了自己更多想法。所以,我会和她们据理力争并讲出科学依据,食物的种类也就变得丰富了很多。
坐标四川,生了两个孩子,两个月子里都是清炖土鸡十红糖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