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每小时降雨量多少毫米怎么定义?具体怎么计算?
每小时降雨量是指单位时间内降落到地面上的雨水深度,通常以毫米为单位表示。
计算每小时降雨量的方法是根据降雨测量值,使用以下公式:
降雨量 = (平均降雨时间内的降雨深度)×(降雨面积)
其中,平均降雨时间可以是1小时、2小时、6小时、24小时等,根据需要而定。降雨深度是指降雨测量仪器中测得的水深,而降雨面积是指降雨测量仪器的开口面积。
例如,如果使用直径为20厘米的雨量器测量降雨深度为10毫米,降雨面积为3.14 x 10 x 10平方厘米,那么每小时降雨量为:
10毫米 x (3.14 x 10 x 10平方厘米) ÷ (60分钟 x 3.14 x 100平方厘米/平方米) = 0.5毫米/平方米
即每小时降雨量为0.5毫米/平方米。
需要注意的是,降雨量是一个相对值,受到降雨测量仪器的开口面积、降雨时间、天气因素等多个因素的影响。因此,在进行降雨量测量和比较时,需要使用同一标准的测量仪器和相同时间的测量结果进行比较。同时,对于不同地区和不同气象条件下的降雨量,也需要进行修正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