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3H1G型护卫舰的发展沿革
1988年3月14日,中国海军为保卫领土南沙群岛,与越南海军展开了一场海上的生死较量。这是自中越海军西沙海战之后,中越(含前南越西贡政权)两国海军的第二次交锋。这场战斗,仅仅进行了不到28分钟,中国海军大获全胜。这场史称3.14”海战的规模不大的中越海战,引起了全世界的瞩目 。
3.14”海战之后,中国领导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清醒地意识到加速国防现代化步伐,建设一支强大海军的迫切性。中国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海洋大国。海岸线达18000多公里,海区总面积达470余万平方公里。但是,属于中国领土的南沙群岛中主要岛礁,除太平岛由台湾国民党当局控制外,近百万平方公里的海域被非法分割,许多岛屿被侵占,资源被掠夺的状况十分严重。
3.14”海战结束不久,中国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正式宣布建立海南省的决定,并且明确指出:西沙、南沙及其附近海域的管辖权归海南省。1988年4月21日,中国外交部再一次重申:西沙群岛和南沙群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历来在中国广东省政府的管豁之下。现将这两个群岛划归新设立的海南省管辖,完全是中国的内部事务。越南当局根本无权干涉。
面对南海的紧张局面,“越南海军***有7艘护卫舰和大约50艘沿海攻击艇。中国方面在该海域部署了25艘潜艇,5艘沿海攻击艇和200艘沿海攻击快艇。但那些岛屿位于中国大陆以南1500公里外,离越南海岸线只有400公里,河内可能使用作战飞机,而中国无法这样做,即使中国收复南沙,也面临着防卸骚扰和长期驻守两大难题 。”中国海军南海舰队因缺乏大型舰船,在对峙态势中并不占优势。 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为应对台湾海峡和南海海域逐渐紧迫的形势,满足南海舰队急需批量装备护卫舰的要求,作为应急措施,中国在053H1型护卫舰的基础上,做适当改进快速批量建造了053H1G型(北约代号:江湖V级)护卫舰。
新舰装备有363雷达和上游-1号改(SY-1A)导弹指挥系统和SJD-5声纳;换装了76A式双37mm全封闭自动炮。该型舰最重要外观识别特征是与众不同的低红外特征烟囱。入役后的护卫舰,用于在近、中海执行护航、护渔、巡逻警戒和支援鱼雷艇、导弹艇作战,并可在港湾的航道上进行布雷。
1990年8月30日中国海军舰艇部与广州黄埔造船厂签订建造053H1G导弹护卫舰合同。1990年12月18日053H1G护卫舰首舰举行开工典礼,出席典礼仪式的有国防科工委副主任谢光中将、海军副司令员张序三中将、南海舰队司令员高振家中将、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副总经理黄平涛、中***广东省委常委广州市委书记朱森林等 。
1993年1月20日,黄埔造船厂建造的053H1G导弹护卫舰1号舰下水。2号舰于1993年1月29日下水。 随着中国舰船科技的发展,一批新技术、新装备陆续成熟。中国海军有计划、有步骤地对在役的6艘053H1G型护卫舰改装升级,外媒认为这些主要用于沿海巡逻的护卫舰将在中国海军服役10年或更长时间。
其中佛山号(559)、东莞号(560)、肇庆号(563)三舰于2007年12月在4806船厂进行改装(558北海号、561汕头号、562江门号均完成改装):具体改装情况是将原79型双100毫米火炮已改为隐形79A型双100毫米火炮、将两座三联装上游-2(SY-2)反舰导弹改装为两座四联装鹰击83反舰导弹(YJ-83/C-803),后桅杆的517型对空警戒雷达更换为一个新的白色球形天线,在前舰楼后及舰尾的甲板两侧加装四座干扰弹发射器。通过改装,将053H1G型护卫舰扩展为装载新型反舰导弹、配备现代化电子设备的2000吨级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