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BT下载电影什么的,会对硬盘造成损害吗?

第1页:什么是BT?

BitTorrent (BT)是最流行的P2P程序之一。其快速的下载效率和广泛的下载资源是玩家喜欢的原因。虽然现在BT下载很流行,网络上也有很多资源,但是似乎越来越多的人认为BT下载会对硬盘造成很大的损失,会导致硬盘寿命提前结束。甚至有人说自己有过这样的经历。BT对硬盘是否有伤害还是有区别的。即使有人亲口说硬盘报废是因为BT,也没有直接证据证明硬盘损坏是因为BT。因为谁知道硬盘的死是因为BT还是使用硬盘的坏习惯?接下来的几页,笔者将会谈到BT对硬盘的影响,并假设如果BT下载对硬盘有害,如何保护我们的硬盘。

什么是BT?

这里用一点篇幅介绍一下BT。BT是目前下载效率最高的P2P程序。所谓P2P是Peer to Peer的缩写,是一种新颖的文件传输方式。旧的传输方式是主从架构,通过服务器从一点传输到多点。缺点是下载的人越多,下载效率越低。另一方面,P2P用户同时具有“客户端”和“服务器”的特性,通过P2P程序连接用户和服务器,在下载的同时提供上传服务,从而达到快速分享的目的。如KaZaa、eDonkey、WinMX都属于P2P程序,BitTorrent是效率最高的一种。

第2页:BT的特点

BT的特点是下载文件的人越多,文件下载速度越快。用普通的eDonkey或者其他P2P程序下载一些几百MB的大文件,一般需要三天。但是如果用BT,如果种子多,Peer多,可能只需要几个小时就能下载完几百MB的文件。难怪P2P用户都涌向BT。

玩家只需要安装BT程序,然后从网络下载Torrent文件执行,就可以开始BT下载了。该计划将连接到跟踪服务器,以搜索有多少种子和用户正在下载。种子和用户越多,下载速度越快。下载后,只要用户不关闭程序,它就会自动成为文件的种子,为其他正在下载的用户上传文件,从而达到* * *的目的。

BT之所以比WinMX等P2P程序快,是因为它没有排队下载的机制。BT的概念是“同时下载的人越多,下载速度越快”,和WinMX等程序中“完成下载越多,下载速度越快”的概念有点不同。所以,如果文件已经很老了,BT下载的效率就会相应降低,甚至会出现“灭绝”,需要从完成下载的人那里“求种”,才能继续传输。但是,实际上BT用户非常多。如果一个种子文件消失了,一个新的种子将很快可供下载。再加上BT有下载大文件的优势,所以BT被一些人戏称为“非正常下载”。BT对硬盘有伤害吗?

好了,回到正题。网上一直流传着一种说法,BT的开发者因为没有考虑到维护硬盘的问题,使用了一种很差的哈希算法,导致BT在将数据写入硬盘之前,没有使用高速缓存就下载了,对硬盘造成了损害,提前结束了硬盘的寿命。但也有熟悉电脑的网友提出了BT不消耗硬盘的证据。但是中国有句话叫“宁可信其有”,所以假设BT伤硬盘,做一些抢救准备是有好处的。

那么,BT伤硬盘的一般原因是什么呢?不外乎:第一,温度;第二,重复读写操作;第三,板块碎片化等。,将在以下几页中逐一解释。

第3页:英国电信的三大指控

BT的三大指责:高温、反复读写、扇区碎片化。

有人指出,因为BT对硬盘的反复读写动作会产生高温,使硬盘温度升高,直接影响硬盘寿命。下载的人越多,同时读你硬盘的人就越多,硬盘反复读写,加速消耗。同时,由于下载的东西太多,扇区排列混乱,读写时要在不同的扇区读取数据,增加了读写次数,加速了硬盘的消耗。

不能说这些指控都是错的,但是有没有完全不伤硬盘的操作呢?其实硬盘上的任何操作都会消耗硬盘。除非你把硬盘封了不使用,否则硬盘永远是紧张的,所以只能说BT可能会加剧这种消耗。但是,这个指控能成立吗?

硬盘的高温其实是因为硬盘的高速旋转和与空气的摩擦,读写的发热量其实很轻微。即使不使用BT,如果长时间开着电脑,听歌,玩3D游戏,还是会让硬盘发热。而且硬盘转速越快温度越高,这是硬件本身的操作问题,与软件无关。所以与其用BT保护硬盘,不如改善机箱的通风状态更实际。

重复读写的问题确实存在。有人形容BT是把一根单面燃烧的棍子分成两三段来烧。大量的读写动作会大大加速硬盘的消耗,烧坏硬盘的寿命。这个说法虽然有道理,但是太夸张了。其实不只是BT会增加重复读写次数,不良的使用习惯也不会比用BT消耗更少的硬盘。通过增加BT程序的读写缓冲区,可以大大减少BT的读写次数,减少硬盘的消耗。而纠正不良的硬盘使用习惯,可以增加硬盘的寿命。所以只要调整得当,BT的反复读写操作并不会对硬盘的寿命造成很大的消耗。

部门碎片化的情况也类似。不可否认下载BT会产生大量的碎块,但是任何一台运行了一段时间的电脑都会有大量的碎块。块本身只是一个扇区的记录,不会影响硬盘。多个块之所以会损坏硬盘,是因为每次执行一个程序或文件,都需要不断搜索不同的块来执行,这样不仅会减慢运算速度,还会增加CPU和磁头的工作负荷,间接消耗硬盘的寿命。但是这种情况是可以通过定期重组硬盘来修复的,所以硬盘的寿命取决于使用习惯,而不是一两个软件。

第4页:有没有损坏?

所以,BT不会伤害硬盘?

不会吧!如上所述,电脑上的任何操作都会消耗硬盘的寿命。唯一的问题是消费是否严重。不可否认,BT的操作和延长的使用习惯,属于会加速硬盘消耗的类型。BT伤硬盘的主要原因不是有没有缓存,因为新推出的BT程序已经提供了调整缓存的功能。如果怕硬盘损坏,把缓存设置为10MB和20MB。伤害硬盘的最大原因其实是BT的共享理念。

让我们温故而知新。BT的分享理念是什么?同时下载的人越多,下载速度就越快。当十个用户读取你的文件,加上你下载时的写操作,同一个文件会被同时读写11次,会对头臂造成一定的损耗。人越多,次数越多,积累的磨损越多,长此以往真的会对硬盘造成损害,所以有些人会用限制上传次数,限制速度等方法来维护。但实际上这种损失是相当轻微的,并没有“断棍烧”那么夸张。只要控制好下载的数量和重量,维护硬盘就够了。

BT共享另一个会损坏硬盘的概念是“留种子”。在资源共享的原则下,“播种”是一种义务,播种的时间越长,美德越多。但问题是,即使下载后,硬盘也不会得到休息的机会,长时间维持阅读和上传的操作。所以有些人会下载完就走,而不是留下来当种子。“种下种子”造成的伤害是有一定依据的。任何电子产品都需要有休息时间。除非你的电脑有网络服务器的水平,否则你应该总是让电脑在合适的时间休息和降温。所以无论是上传还是下载,用户还是需要每隔一段时间让硬盘休息一下。但是“下车就跑”的做法有* * *精神。与其做一个自私的下载器,不如控制BT下载的数量和重量,让电脑及时休息。

请允许我再次重申,没有不损坏硬盘的操作。但是好习惯足以抵消大部分不好的影响,所以就看大家怎么用了。如果你整天不停的下载或者上传,当然是不可能的。让硬盘每隔两三天休息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