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临终遗言呢?
蔡锷死于1916年11月8日,因医治喉癌无效,病逝于日本福冈,年仅34岁。他的遗言当时很有名。
据上海《申报》报道,蔡锷临死前,在弥留之际口授随员遗电,要其上陈总统四事:
(一)愿我人民政府协力一心,采有希望之积极政策;
(二)意见多由争权利,愿为民望者,以道德爱国;
(三)在川阵亡出力人员,恳饬罗戴,核请恤奖;
(四)锷以短命,未能尽力民国,应为薄葬。
当时的总统是黎元洪,据报道,他看完蔡锷的遗言后,?竟泣下沾襟?,哭了。他当即下令,对蔡锷遗言中的第三件事,立即照办。也就是对参加反袁战争中在四川阵亡的将士,给予抚恤奖励。
蔡锷(字松坡)打响了反对袁世凯称帝的第一枪,历史地位卓著,他死的时候,正是袁世凯下台不久,所以遗言格外受到重视。
《申报》甚至专门发布一篇题为《读松坡遗言》的评论,作者为当时著名意见袖?冷?。这篇文章称,蔡松坡虽死,而其对于中国之心仍未死。他遗言的第一句是?愿我人民政府协力一心,采有希望之积极政策?,但其实今日的人民政府不协力、不一心、不有希望、也不实施积极政策,这早就在蔡松坡心念中了。蔡松坡不忍直言,以伤其心。然而听闻松坡遗言的人,颇为感动,还是不要使蔡松坡伤心到永远吧。
文章接着说,蔡松坡的第二句遗言?意见多由于争权利?,可以说是直截了当直中我人民政府的内心。然而蔡松坡仍不忍弃绝政府,又示以补救的药方愿为民望者,以道德爱国)。争权利的人,每每假借爱国的说辞以蒙骗天下。蔡松坡一定厌倦了这些说辞,所以责之以道德,使人自问其良心。